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休闲艺术 查看内容

二月二老北京人如何“引”龙到家?

2016-03-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91| 评论: 0|来自: 法制晚报

摘要: 农历的二月二日,被老北京人视为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现在的北京已经是国际大都市。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对这个节日已经不重视,甚至淡漠了,有许多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节日。但是在老 ...

 

 农历的二月二日,被老北京人视为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现在的北京已经是国际大都市。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对这个节日已经不重视,甚至淡漠了,有许多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节日。但是在老北京,人们对“二月二”还是很当回事儿的。

“二月二”通常在农历的“惊蛰”前后,这个节气对中国的北方地区来说,意味着春天的真正来临。因为此时,大地开始复苏,冰冻的土地开始融化,蛰伏在地下的各种生物开始复活,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

经历了漫长冬季的人们,谁不喜欢春天的来临呢?这也许就是人们把“二月二”作为一个节日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重视“二月二”?

按道理说,“二月二”更像是农民应该过的节日。“惊蛰”嘛,毕竟跟土地关系密切。那么,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重视它呢?

说到这儿,得跟您多聊几句。现在的“80后”和“90后”,可能有所不知,当年的北京城非常小,小到什么份儿呢?您知道北京地铁的2号线吧?那会儿的北京内城就那么大。后来加上城南的老宣武和老崇文两个区,面积也不大。所以,当时北京人管城区叫“城圈儿”。那会儿,出了“城圈儿”,就是农村了,比如现在的月坛和日坛,您现在看,绝对是城市的中心区,但在老北京,它可是在村里呢。

远了不说,30年前,现在的三环路以外,都是农村。您现在看新街口外的小西天、牡丹园等地界,肯定也是市中心的感觉,但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一带还是海淀区的东升公社。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腿儿着(走着)到这儿参加秋收,在地里捆过大白菜。

聊这些,是想告诉诸位,老北京城虽然是城市,但它跟如今的现代化城市可不是一回事儿。那会儿,北京的胡同几乎都是土路。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住在胡同里的大多数人,喝的依然是井水。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比如卖菜的,卖时令水果的,几乎都是城外的农民。所以,那会儿北京,虽然是“城”,依然有浓浓的“村”的味道。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二月二”春龙节,才有一种亲切感,也非常当回事儿。

考试“独占鳌头”和“二月二”有何关联?

人们为什么把“二月二”叫春龙节呢?因为通常“二月二”在“惊蛰”这个节气之后两三天。“惊蛰”,按传统说法,指的是“龙动”。换句话说,就是龙在寒冷的冬季,一直在地下蛰伏冬眠,大地回春,一声春雷,把蛰伏中的龙给惊醒了。

所以,老北京人又把“二月二”看做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妇孺皆知。龙的醒来,意味着美好的春天终于来临了。

正因为“二月二”是春龙节,所以这一天的许多民俗活动,都跟龙有关。

这一天,大人和孩子要很早就起床。小孩早晨起来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要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这种“仪式”,我小的时候还赶上了。

那会儿还很小,并不懂什么是春龙,但母亲到了这天,一定要我早起,而且要我在枕头上磕头。

母亲说:“这一天给龙磕头,将来长大就能仰起头来做人。”仰起头做人,就是堂堂正正做人,不会受人欺负的意思。

在枕头上磕了头之后,孩子们要赶紧拿课本念书,或者写字。

为什么要赶紧呢?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太阳一出来就不灵了。按民俗的说法,这叫“独占鳌头”。所谓的“独占鳌头”,也就是在考试时得第一名呗。

哪个孩子不想考试得第一呀!所以这一天,老早就开始念书,唯恐太阳出来,占不了“鳌头”。

在母亲的督促下,每到“二月二”,天不亮,我准起来磕头,看书,但考试的时候,从来没得过第一。这不过是民间老百姓的某种愿望和寄托而已。

“二月二”这天为何要熏虫?

除了“占鳌头”之外,“二月二”这天,北京人还要吃饼和面,这两样吃食也跟龙有关。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

此外,这天,还要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他面和好后,做成各种小生物,如蜈蚣、蝎子、刺猬等形状,在饼铛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儿。

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潘龙陛《帝京岁时记胜》:“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廻。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儿呢?因为“惊蛰”,不但把龙给惊醒了,也把其他冬眠的虫子给惊醒了。这些虫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所以要“熏一熏”。在饼铛上煎那些面食,要冒烟呀。烟熏火燎,把这些危害人的虫子给“熏”跑了,人们不是能身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吗?

除了熏虫儿,老北京的“二月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民俗,那就是“引龙廻”。怎么引“龙”呢?

咱们上面说了,老北京人是喝井水的,即使民国以后有了自来水,当时也是大一点儿胡同才有一个供水点。自来水直接入户,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儿。之前,好长时间,一个居民院才有一个水龙头。为了用水方便,家家都备有水缸。

水缸,就是京剧《沙家浜》里,胡传魁“鬼子来了,水缸里面把身藏”的那种。当时,它可是北京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的一个“大件儿”。

龙离不开水。水在“五行”当中“主”财。所以,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北京人要引“龙”进家,这样,一年当中会有财运。

“龙”在哪儿呢?在您住家的院门口。所以,“二月二”一大早儿,您要抓几把青灰,从院门口开始往地上撒,一直撒到家里的水缸这儿,算是把“龙”给引到家了。但这还不算完成任务。因为“龙”是“地行仙”,您不把它拴住,引进来,它还会跑。

所以,您还要接着撒青灰。围着水缸撒一圈儿,这叫“廻龙”。“龙”让您这么一“廻”,就跑不了了。这一年,“龙”在您家就算“住”下了,保您和家人一年风调雨顺,行大运,发大财。您瞧,这是老北京人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时过境迁,“二月二”这些有意思的民俗,人们早已经不讲了,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了。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北京城已经不是老北京那种面貌了,所以,那会儿的有些民俗,拿到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当然,也没有恢复和传承的必要了。

不过,民俗也是与时俱进的。现在人们已经赋予“春龙节”新的寓意了。“二月二,龙抬头”,正是春回大地,草木生发的季节,国家把全民植树节,就定在了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恰好在农历的“二月二”前后。人们在这一天,走出家门,植树栽花,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迎接春天的来临,这是多么有意义的过“春龙节”的方式呀! 制图/周建文

为什么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

旧时,男子正月间不能剃头,不然会变成秃子,只有等到二月才能剃头,为图吉祥,人们选择在龙抬头当日剃头,称为“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因为俗话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实际上,这其实是一种误传,“死舅”是“思旧”的谐音,清朝初期汉人以正月里不剃头的方式怀念明朝,但又不敢公开与下达“剃头令”的清政府对抗,所以老百姓就有这么一个相约,正月谁都不理发,所以叫“正月剃头思旧”,后来老百姓就叫“死舅舅”了。

北方民间在正月里不剃头,大多是忌讳“死舅舅”,没有舅舅的人则不存在这种顾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正月里剃头的人也在增多。

(法制晚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