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卓越的企业永远把它放在第一位

2017-04-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17| 评论: 0|来自: 新华思客

摘要: 徐井宏:企业发展要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月23日,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期间,清华大学研究员、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接受了思客独家专访,在专访中,徐井宏对中国制造业模式转型升级、“创 ...
徐井宏

徐井宏:企业发展要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月23日,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期间,清华大学研究员、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接受了思客独家专访,在专访中,徐井宏对中国制造业模式转型升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根据专访内容整理而成。

企业发展要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思客:

      政府现在倡导要以质量的提升来对冲速度的放缓,也就是说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质量时代,您认为企业如何在提升质量上发力?

 徐井宏:

      是的。我们在讲产业要升级,发展模式要发生转变,那为什么要转变?其实是要找到原因知道往哪里转变。因为过去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方面。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依赖的优势是成本的低廉、劳动力的廉价。

      但是到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已经不再低廉。所以我们才看到有一些工厂开始转到越南等其他的国家,是因为在那里成本更便宜,这是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备巨大的能力。过去都说招商引资,要研究怎么把海外的资金引进来。但是今天很多中国企业考虑怎么能够走出去,这些都是好现象。

      人们可能把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当做一个大问题,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向好的过程,是发展中的必经过程。只靠GDP指标和靠低廉的生产,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现在中国下一步必须走向创新,而且可喜的是,中国也正在走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

      所以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应该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中央提出的核心概念在于: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要改进,也就是所谓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什么要去产能?因为产能完全过剩,而且是低廉的这种没有质量的产能过剩。如果不去掉,它就会继续是一个包袱。就如同身上长了一个瘤子,就必须得把它割掉,才能继续健康发展。

      其实追求质量和追求产品的品质是每个企业本质的追求。企业应该永远把它能够提供最好的产品、提供人们最需要的服务摆在第一位,这样才可以做成一个卓越的企业、做成令人尊敬的企业。

      在过去,很多企业发展是靠对资源的获取。比如土地、矿山和批文等。未来,我相信任何一个走下去的企业都必须在市场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才真正的有生命力。

 

要给予人才展翅高飞的外部环境

 

思客:

      您认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路径是什么?

徐井宏:

      两个字:创新。创新取决于很多要素,需要大量的积累。首先一个强大的国家要人才济济。人的文化程度和知识程度提高,创新能力就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人才的培养,永远是第一位的。培养出那些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并且给予他们能够展翅高飞的外部环境,鼓励他们去创造、去发展。

思客:

      您所指这种展翅高飞的外部环境具体都有哪些?

徐井宏:

      首先是教育。教育要做改变,要从应试教育走到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太难的课题,但是如果不这样,我想那我们就没有更好的未来。第二是能够给人才更加包容的环境,要能够让个性和创造性有更好的发挥。因为我们过去的教育都是要求人们要标准化,要一致。都是一样的模子,那怎么来创造?所以要有一个能够包容甚至支持个性发展的环境。第三就是国家整体对科研的投入、各个企业对新技术的投入也应该要逐步加强。

 

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一个词

 

思客:

      目前的国际竞争正在从一种经济竞争、产业竞争,迁移到尖端科技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也就是刚才您也强调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一定是要创新。那么您认为中国的科技企业,如何进一步的创新进一步的走出去发展?

徐井宏:

      大概在十年以前,我说我们中国根本就没有跨国公司,我们的所有企业根本不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我们排在全球五百强的绝大多数是垄断型企业,多为资源垄断、价格垄断或者市场垄断的这样的一些企业。

      这些年,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靠技术跟国际竞争的企业。比如华为、海尔和清华紫光等。所以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们已经在走出去,已经在不断地追赶,甚至在有些领域还可能“弯道超车”。

      虽然我们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已经超越了很多发达国家,但是在很多尖端技术方面和原创技术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中国企业在向好的开始走,但还需要走很长的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做。我们要相信,中国人真的很牛,中国企业家精神也非常不错,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天我们会在相当多的领域能够为世界做出我们的贡献。

      另外所谓走出去,这个我个人觉得已经不是一个单向的问题了。今天的每个企业都是全球的企业,这不是我们刻意规划的局面,是科技和互联网发展到这个时代自然带来的。互联网让世界变的更小。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是鸡犬之声相闻。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怎么适应这样的形势,让我们的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

      其实第一还是企业自身的技术要好、产品要好、服务要好。走出去是国际化的过程,也是本土化的体现。我们之所以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或者国外的企业来到中国的过程中都是水土不服,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所以如果让我给一个建议,要走出去,就要做好准备,能够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市场等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和当地的企业做深度的合作与融合。所以我认为对企业走出去来说,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一个词。

思客: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已经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您认为对民间资本走出去而言,当前具体的机遇是什么,挑战又是什么?

徐井宏:

      所谓机遇就是,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势不可挡,而且中国政府一直在倡导推动全球经济的融合,推动全球更多的合作与共赢。所以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加上我们的民营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本基础的积累,所以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优势。至于说具体机遇和挑战,不同的企业面临的可能是不一样。但是我想说的一点就是,不要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要为企业的发展而走出去。就像我们讲国际化,不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为扩大整个企业的能力而去国际化。一定要知己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个机遇才是你的。

 

人工智能旨在使人类生活更幸福

 

思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用人工智能来取代人工,您觉得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将大部分代替人工?

徐井宏:

      实际上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一样,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发展机器就是把人所不能做的,或者把原来一定要人做的,变成机器可以完成。那智能无非是在原来的这些大机器基础上发展,使之有新的提升,不仅可以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替代人的脑力劳动。比如说大数据的计算发展下去,我们真不知道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我相信对于常规的劳动,机器人的数量一定会逐步的增多,但是这不意味着人就没有事情干。比如人与人的社交等需要交流艺术的方面,人工智能恐怕代替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终究是为了让人过得更幸福。

      所以对于人类惧怕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类的说法,我个人还是乐观的。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