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刘远举:柠檬市场理论

2017-09-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36| 评论: 0|来自: 新华思客

摘要:    “女生6年花200万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底薪却只有2000元。”最近,这则关系到“出国留学到底是否合算”的新闻引发讨论。底薪2000,只是极端情况,肯定存在个体原因。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名女学生当初出国留 ...

  

     “女生6年花200万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底薪却只有2000元。”最近,这则关系到“出国留学到底是否合算”的新闻引发讨论。底薪2000,只是极端情况,肯定存在个体原因。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名女学生当初出国留学,是为了躲避高考竞争。经过努力,申请到的学校还不错。莫纳什大学,是澳大利亚常春藤名校联盟“八大名校”之一。但遗憾的是,她却因为挂科,被迫转学到了另一所稍差的学校,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又读了研究生。这些经历在简历上反映出来,自然会影响就业。

  除了求学经历,专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她的专业是金融类。商科类专业,就业面广,但其中很多岗位,所需专业技术的强度相对不高,专业技能不那么重要,企业估价当然就不会高。如果换个专业,换个学校,比如,换做一个麻省的计算机,或者剑桥的法律,就业自然不是问题。

  而且,在媒体所报道的情况之外,性格、谈吐、外貌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就业。虽然这名女生的情况属于极端个案,但从整体情况看,当下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如果说以前留学叫镀金,自带光环,如今光环早已不复存在。

  有媒体对杭州50位海归随机采访,发现海归们对薪水不太满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8000元的海归最多,占40%。这一数值,已经与杭州众多高校毕业生的起薪相差无几。所以,2000底薪虽然是极端情况,但整体上,海归起薪已经与国内大学毕业生持平,并无优势。

  不过,海归与国内大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出国留学耗费了巨大投入。到国外留学,学费加上生活费,起步价一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人民币,而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一边是巨大的开销、一边是归国后毫无竞争力的薪资,这就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出国留学越来越不划算。留学生起薪低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变迁,也可找到合理的经济学角度的解释。

  2007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回国人员总数为4.4万人。到了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上升到54万人,回国人员总数增加到43万人。短短9年间,出国人数暴增了近4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暴增了近10倍。供求关系是最简单的价格机制,供给多了,价格自然会下降。

  更微妙的是,国外读书,国内就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外学校与国内企业HR的标准脱节了。出国留学的人多了,自然素质下降,参差不齐。其实,这个情况在中国大学生中已经出现过。在扩招以前,大学生相对数量较少,素质较高,扩招以后,大学生数量增加,企业则明显感到大学生素质下降。所以,他们找了另外一些指标来判断,那就是985、211,六级、这样一些“硬指标”。

  最硬的指标,当然是学校。对于在海外就读的留学生,他们简历上的学校,只要不是名校,HR不知道,就无法判断。学生的介绍,难免会自吹自擂,不可靠。HR面对那么多简历,也不会把简历上出现的学校都去查一下,做个比较。即使去查,中文互联网百科搜索出来的也不敢全信。所以,除了少数如雷贯耳的名校,很多学校就被混为一谈,好学校差学校混淆,HR无法分辨。

  于是,海外留学生就业市场,就变为了一个典型的二手车市场。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以一篇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

  阿克罗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二手车市场中,存在翻新、补漆、改行驶里程、隐瞒事故等现象,卖家知道一切,而买家却很难识别,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按“我将买的这辆车是经过翻新、隐瞒事故、修改里程”的假设来出价,也即按低质量来出价,这样即使买到次品,也没有太大损失,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

  简单的说,当你分不清楚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的时候,就会按照差的出价。既然这样,当HR分不清楚海归的学校,简历上的其他东西也无法相信的时候,就只有按海归群体中素质低的来出价,而海归群体人数巨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起薪自然下降。

  其实,国内的企业在面对留学生的时候,也试图找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去区分他们。比如,在国内读本科之后才留学的,就看本科学校,第一学历不但与高考成绩息息相关,反映一个人的智商、刻苦、勤奋程度,而且,也等于把学生拉回了985、211这一HR们耳熟能详的标准。

  至于高中毕业就出国留学的,有可能就是为了躲避国内高考,比如新闻中的女生,在HR心目中就会被打个折扣。对于这种情况,HR会再看高中学校的知名度,这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生的水平,如果是普通高中,则大可能是躲避高考,显然,HR的评分会再次下降。

  但是,HR这种把留学生拉回国内标准去评价,对于留学生来说,仍然意味着留学的收益下降。非对称信息导致的局面,当然要从信息对称角度去寻找办法,解决这个尴尬。理论上,是要让HR熟悉国外的学校,建立类似“高校排名”那样的统一的、有公信力的国外高校排名。有了这个排名,留学生们的简历上只要写上自己的学校排名,HR就很容易识别。不过问题在于,这样的排名其实很多,要建立一个中国自己的评价,并推广开,得到HR们一致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而且,更微妙的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出国留学镀金,就是为了混淆效应。如果学校好坏被搞得清清楚楚,花大价钱去国外读一个一眼就被HR识别出来的烂学校,不如留在国内拼命上211、985,或者将来的双一流。(编辑:黄晔璇)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