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休闲艺术 查看内容

人均指标趋同是新时代城市群的发展方向

2017-12-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89| 评论: 0|原作者: 周济 盘古智库研究员|来自: 新华思客

摘要: 促进不同级别的城市协调发展,就要求政府在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上,尽量做到均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规划建设城 ...
促进不同级别的城市协调发展,就要求政府在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上,尽量做到均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促进不同级别的城市协调发展,就要求政府在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上,尽量做到均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规划建设城市群19个,覆盖中国主要人口集聚区域。在回顾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整体的城市建设才刚到中期。按照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等目标来看,我们的任务还是沉重的。

  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求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率达到70%以上。按照目前的情况来静态测算,我国需要在18年的时间内解决2亿左右的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而且,我国现代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整体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与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差距。这个目标的要求是在保证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面对这样的任务,如何提高新时代城市群建设的质量,还有很多功夫可做。

 

做好城市群的精准定位,防止发展目标趋同

 

  分类对待是城市群产业布局的基础。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各个城市群在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上都有巨大差异。每个城市群必须依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中央的统一部署,进行精确的定位,才能对下一步的政策制定、产业布局打好关键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是必然的经济规律,协调发展的要义就是形成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的统一整体。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能互相支持、联动,这才是协调发展。

  用单一的标准或者考核方法去衡量不同城市群的建设状况,只会导致各个城市之间目标趋同,恶性竞争。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基础较好的城市群,要立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要求,努力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产业链条上的高点;对于东北和西部,要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激发体制、机制的活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振兴步伐;对于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中央的帮扶和其他发达区域的帮助,加快区域经济发达的步伐;对于一些疏解的区域、一些要以环境保护为第一标准的区域,都要采取不同形式,分类对待。

  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发展目标,配套适合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才能实现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目标。

 

做好城市群产业布局,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城市群产业布局是城市间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持续提高城镇化率与控制特大城市人口之间并不矛盾。资源自由流动能够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但是人口过分集中,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的平衡也会造成一些弊端。所以,我国强调的是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保持城市规模适度,人口流动有序,防止资源过度集中于特大型城市。

  我们现在能够观察到,有些城市在努力疏解产业和人口,有些城市在“抢人”,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人走人留,不是单纯地对人的限制或者招揽能实现的。人口流入的根本原因是具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社会、自然环境,单纯限制人口或者吸引人口的政策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要想人口流动有序流动,实现城市群内部,不同级别城市之间和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多的是要把精力放在产业布局和环境建设上。一个产业发达、产城融合好的城市,必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公平、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也会吸引人口长久来此定居。

 

人均指标趋同是新时代城市群建设的发展方向

 

  人均指标趋同是新时代城市群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基本条件、建设目标和产业布局都是各不相同的,要实现区域发展差距减小,城乡发展差异减小和基本服务均等化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把对总量目标的追求转化到对人均目标的追求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人口会逐步减少,但是这一过程中,农村地区人均占有资源量会上升。尽管总量还是不能和城市相比,但整个农村地区的人均GDP,收入水平都有大幅提升,并逐步向城市靠拢。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增加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让农民手里的土地承包权能够有序流转或用其进行抵押。在农村资源不断集中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农民的发展意愿,保障公平性。对于城市而言,产城融合是未来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我国广大地区逐步趋向于均等化,是发展方向。

  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生活都有各自优劣之处,个人应该依据各自偏好而自由选择。但在实践中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不同级别的城市协调发展,就要求政府在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上,尽量做到均等。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单纯依赖收入水平、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居住地,而是能够真正依据自身的性格和爱好,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来选择居住的城市,那时,小城镇的宁静和大城市的喧嚣,一样美好。

  要做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趋同,首先要考虑的是追求地区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趋同。自然条件好、经济基础好的城市群应当承载更多的人口。人口密度大的区域,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小的区域,经济总量小,但是人均水平差不多,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不多,是我国新时代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编辑:任琳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