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国学讲堂 查看内容

康熙为何选雍正

2015-04-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82| 评论: 0

摘要: 康熙为何选择雍正继位,凸显了领导者选择继任者的重要性,更凸显领导者在选择继任者两难问题上合理取舍的重要性。 1. 领导者选择继任者的两难 一般说来,领导者选择继任者大致会从两个维度考虑:感情角度和理性角度 ...

   康熙为何选择雍正继位,凸显了领导者选择继任者的重要性,更凸显领导者在选择继任者两难问题上合理取舍的重要性。

   1. 领导者选择继任者的两难

   一般说来,领导者选择继任者大致会从两个维度考虑:感情角度和理性角度。对常人而言,一般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困扰,会主要从感情角度出发,有利于保证自己短时间的正面评价得以延续。能够超越感情,从理性角度思考是很困难的。超越感情从理性角度选择不同于自己的人做继任者,这样可能可以顺利解决自己遗留或无力解决的问题,从而使组织得以持续发展,但这往往又意味着或者会导致自我否定,需要领导者有更大的勇气和胸怀超越自我评价。康熙择雍正,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2. 胤禛篡改康熙遗诏质疑

   康熙(名玄烨,年号康熙,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一般人们以年号称之。笔者注)传位给胤禛也是选择与自己不同、超越自我的典型做法。

   胤禛,即后来的雍正,是康熙的皇四子,他的继位曾经是清宫八大疑案之一。之所以是疑案,是因为当时官员的主流民意不是胤禛,胤禛的呼声并不高。当然,是否疑案,我们不做考证,但至少有人所说的把遗诏“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上面加“一横”,“十”字的“一竖”底下加一“钩”,从而篡改成“传位于四子”,是荒诞不经的。因为,当年使用繁体字,现在的简化汉字“于”的繁体字为“於”,根本没有办法更改;而且满清王朝重要文件都是满汉两种文字。立储这样的大事肯定是满汉两种文字,在这种规则下,没有可能篡改康熙的遗诏。

   3. 康熙为何不选“八贤王”胤禩

   那么,康熙之所以不选择当时舆论呼声最高、并且自己感情上还比较喜欢的八皇子胤禩(时人称为八贤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八皇子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精于“太极功夫”,擅长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分管的政事和向康熙上奏折时常以表面的宽仁为出发点.,而不讲原则和大局,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尤其是在处理时弊容易树敌时不愿大刀阔斧,雷厉风行,遇到得罪人的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康熙作为满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6岁继位,18岁亲政,国家在历经明亡清兴60年的劫难后,新政权仍然没有解决百业凋零的问题,而且在清兵入关前后对中原人民残酷杀戮,例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要头不要发”,士子与民心并未被征服,统治极不稳固,随时可能被赶出中原。所以,康熙亲政后,诛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满足了民众大乱之后渴望大治的心理。与此同时,到曲阜祭孔,到南京明孝陵给朱元璋下跪,并赞之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缓解了与士人之间的隔阂;更为关键的是治黄治水,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政策上力图以宽仁为主,曾经宣布“永不加赋”,以便让民心归附。经过40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初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汉人开始得到重用,百业俱兴,统治已经开始稳固,民心开始逐步归顺,天下开始出现太平盛世的迹象,奠定了盛世来临的坚实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生产力基础。但到了晚年,康熙因为过分追求宽仁之名,从而导致政事废弛,官场中推诿、扯皮、不作为的现象日益严重。有些难事,康熙自己也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官员们大都都猜透了康熙的心思:希望自己百年以后得到宽仁的名声,所以遇到难事都敢推诿和敷衍。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康熙自己心知肚明,在几番废立太子、最终废黜太子之后,在可能的候选者里,有两个证据可以说明主观上他早期可能更喜欢八皇子。

   第一,康熙于三十七年(1699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时,八皇子便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为贝勒,为当时年龄最幼者(年仅17岁)。

   第二,八皇子之母卫氏出身卑微,但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仅有两人被册封为嫔,一位是正在受宠的17岁少女瓜尔佳氏被册封,这非常符合人之常情,另一位就是相对而言已年老色衰且出身卑微的卫氏,这极可能是因八皇子胤禩很受皇父喜爱,所谓母以子贵。不久,她又被晋升为良妃,成为康熙当时除贵妃外仅有的5位妃子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的人。但是,为满清王朝的百年大计考虑,理智上他不大愿意选择一个风格也可能导致政事废弛的继承人,所以,尽管主观上他早期可能更喜欢八皇子,他还是把目光瞄向了自己可能喜欢程度不如八皇子的四皇子(是可能,是现在的推测)。

   4. 康熙为何选择了胤禛

   尽管四皇子胤禛在所有皇子中呼声不高,最多也就排在八皇子、十四皇子之后而位列第三。但胤禛铁面无私,痛恨推诿、扯皮,遇到难事一追到底,雷厉风行,行动能力超强,这与康熙的风格明显不同,却最有可能把康熙晚年的积弊矫正过来,并且极有可能否定康熙自己的一些政策。康熙意识到他晚年强调仁治,政事废弛,需要铁腕,所以他开创了秘密立储的方式,最终还是把皇帝的宝座传给了胤禛。胤禛即位以后,年号雍正,他不负父望,宵衣旰食,非常勤政,且用霹雳手段,铁血冷面乃至冷酷来清除原先的积弊,在有些问题上明显否定了康熙的做法,但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官员们人人畏惧,因此大都勤勉,不敢懈怠。雍正在位13年,因为自己勤政,官员勇于任事,不敢稍有懈怠,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库充盈,这对康乾盛世的形成居功至伟,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做康雍乾盛世。很难想象,如果八皇子继位会有这样的做法、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5.结语

   应该指出,领导者为了使他所选择的继任者具有合法性、得到下属的认同,经常言不由衷地广而告之:这个继任者与自己是一致的。例如,康熙在秘密立储的诏书中,就有关键的一句话:(胤禛)深肖朕躬。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他很像我(一样出众)”。

   需要强调指出,领导者选择与自己不同的继任者,这里的不同是指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行事风格的不同,实际上,他们是有相同之处的,其共同点是:胸有大志,视野开阔,事业心极强,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敢于拍板决策,勇于负责

   (原文作为文章“在传承中自我革命”的一部分发表在《北大商业评论》2015年2期,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本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