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活动在线 查看内容

【作家眼中的密云】老家土炕

2019-03-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575| 评论: 0

摘要: 今年春节回老家住了十多天,弟弟问我晚上睡床还是睡炕,我坚定的说睡炕,晚上躺在自己亲自用柴禾烧热的土炕上回忆起土炕的温度和土炕上的故事总是那么美好……土炕上,一张已有些年头的芦席,芦席上,一盏昏暗的煤油 ...

今年春节回老家住了十多天,弟弟问我晚上睡床还是睡炕,我坚定的说睡炕,晚上躺在自己亲自用柴禾烧热的土炕上回忆起土炕的温度和土炕上的故事总是那么美好……

土炕上,一张已有些年头的芦席,芦席上,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油灯下。有爷爷抽着旱烟的惬意,有母亲纳着的新鞋底,有父亲为田里庄稼的惦记,当然,还有我们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在那个年代多么憧憬的理想生活。而这“热炕头”在北方的家庭里更是至关重要。土炕的建造,在北方人们叫做“盘炕”。“盘炕”是项技术活,用土坯垒制,与烟囱相通,和灶火相连。家里的二铺炕都是爸爸自己盘的,奶奶及家人都夸爸爸盘炕的手艺好。灶堂里的火燃烧着,土炕就逐渐变热。但是,如果技术不过关,烧起来烟火就不顺,甚至倒流,特别是遇有逆风的天气,烟火会从炕洞口扑出来。所以,一铺好炕成了一间新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烧炕也是有讲究的,要热而不烫,热而耐久,热而舒坦。稍有不妥,土炕上的芦席就会遭殃,炕头上那一片片的焦黑色就是当年一天烧了好几捆柴禾的见证。人要实心,火要空心,烧炕,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在农村的烧炕取暖,也让我们懂得的人生的深刻哲理。

干柴细米不漏的房是当时最好的光景了。是的,一日三餐,岂能少了那捆柴禾,所以,玉米杆子,干树枝都是可以填灶堂烧火煮饭的必需品了。而捡柴禾的任务也自然落到了我这个半大孩子的身上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房屋后面的山上,或者是门前那条河的边上,总有我们几个孩子弯腰苦干的身影,待到太阳西下,我们的背上的背架子多了那一捆足够明日烧炕的柴禾。有时柴禾不好割了就背着背楼捡些牛粪回来。

说起“土炕”,又想到了订在墙角的木橛。那时候,人们都过着春种秋收的日子,为锅里的二升米(过去的一种计量单位)奋斗着。即使两三岁的孩子也任其自己玩耍,为了避免从炕上掉在地下,只能在木橛上系根绳子。不管孩子再怎么哭闹,也只能等大人们收工回家。

“来,来,炕上坐”!这是北方人民最热情的招呼了。然后,沏上一壶茶叶沫儿,抽上一代旱烟。聊一聊去年队里的收成,自己挣多少工分,全家挣多少工分,议一议一年的分配,是否超支,就这样,直到老爷儿(太阳)完全落黑,才踩着月光回家了。次日,依旧,“来,来,上炕坐……”

一铺土炕,就是老一辈人的一生啊,生在土炕上,长在土炕上,养家糊口在土炕上,娶亲嫁女在土炕上,客来客往在土炕上。当然,直到闭上眼睛也在土炕上。

时至今日,老家己经煤改电,柴改电了,好多家庭都换上了席梦丝大床,屋里装上卫生间。时代进步了,可我还是眷恋老家的士炕,那添柴着起的的火苗,那炕席加杂着炕缝滋出的烟味儿,是那么的清香诱人,曾经的那铺土炕已破旧不堪,可是土炕上的岁月,土炕上的情感却依然在内心深处燃烧着,燃烧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