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 退税减税二点五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我国1.5亿多的市场主体,将收到一份丰厚的退税减税“大红包”。 这份“大红包”,不仅总量上发力,结构上也愈加优化。除了意味着将让更多市场主体获利,更 ...
-
2022-03-10
- 解读2022年稳外贸政策发力点
-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解读2022年稳外贸政策发力点 新华社记者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稳外贸政策释放出哪些信号?怎样更 ...
-
2022-03-10
- 凝心聚力向未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巡礼
-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正在进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发表讲话。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 ...
-
2022-03-10
- 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
“要树立大食物观”,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的这个观点引人关注。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 ...
-
2022-03-09
- 多项纾困扶持措施出台 旅游业复苏迎“强心剂”
-
自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出台近一月来,围绕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举措,各界积极响应。针对旅游业纾困提出了七条扶持措施,一系列新举措也在持续酝 ...
-
2022-03-09
- 这些政策,事关你的钱袋子
-
-
2022-03-09
- @纳税人缴费人: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些税费好消息请查收
-
-
2022-03-09
- 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迈向高质量
-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迈向高质量 新华社记者高敬、戴小河 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政府工作报告呈现的2021 ...
-
2022-03-09
- 留抵退税是什么?财政部这样解答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留抵退税是什么?这项政策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财政部8日发布政策解答,为公众详细介绍。(截图来自财 ...
-
2022-03-09
- 与改革相辅相成 我国资本市场法治之路越走“越深、越实、越新” ...
-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王雨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一直是历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2022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法律界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近年来,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取得了 ...
-
2022-03-08
- 两会报告解读|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信号来了
-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5G、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这些关键词释放哪些数字新信号?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张辛欣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在加强数字中国建 ...
-
2022-03-08
- 这些好消息,今天发给她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好消息,今天一定告诉她!
-
2022-03-08
- 习近平总书记向女同胞致以节日祝贺、诚挚祝福
-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 ...
-
2022-03-08
- 减负、稳链、促创新……这些措施助小企业做成“大事业”
-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减负、稳链、促创新……这些措施助小企业做成“大事业”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叶昊鸣、段续 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强链补链的关键所在。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 ...
-
2022-03-06
-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如何出招发力?
-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如何出招发力? 新华社记者 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政府工作报告5日提请审议,巩固壮大 ...
-
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