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不乐观。 东方IC 资料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却依然高涨。国家统计局于5月1日公布了4月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高于50%的临界点。 业内人士指出,4月PMI指数高于50%的临界点与企业信心较为高涨有着重要关系,反映企业信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达59.5%,远高于其他分类数据,这有力拉高了PMI指数的总体成绩。 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的PMI数据依然反应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两极分化的问题,中、小企业PMI数据仍然位于临界点之下。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密集推出的一系列振兴经济的刺激政策已经对大型企业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中、小企业的收益却显然不及大型企业。 根据在4月30日政治局会议之后传递出的信息,业内人士普遍预测,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还将继续加大,但将配合更多定向调控政策,以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预期指数处于高景气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对于4月的PMI做了分析,他认为,从分类指数上来看,反映企业信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达59.5%,虽然略低于3月的 61.3%,但仍然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由于国内外市场积极因素的积累,加之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谨慎乐观。”赵庆河说。 但赵庆河同时指出,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显不足。新订单指数为50.2%,与上月持平,低于历史同期总体水平,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已连续两个月回落; 二是制造业仍处于结构调整和去库存阶段,部分企业控制生产,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尤为突出。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处于50%的临界点以下。 业内预测:货币宽松力度将加大 中、小企业的情况依然令人担忧。 赵庆河认为,大型企业PMI指数为50.6%,继续高于临界点,仍是制造业保持扩张的主要支撑;而中、小型企业PMI则分别为49.8%和48.4%,低于50%的临界点。虽然,中、小型企业收缩幅度比上月有所收窄,但后期走势还有待观察。 4月23日公布的4月汇丰PMI初值也反映出相似的情况:4月汇丰PMI初值仅49.2%。 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国家统计局调查样本,汇丰PMI指数的调查样本更多地集中在中、小企业,也因此,其得出的数据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由此可以推测,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不乐观。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大量货币宽松政策已经为大型企业带来了一定利好,但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收益远不及大型企业。 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预判,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货币宽松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增大,但与此同时,决策者将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研究部副总裁、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分析,4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这说明目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结构性,因此在实施传统意义上“一刀切”的政策的同时,也要配合定向政策的使用,从而加大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