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的青年,在工作岗位上亦是履职尽责、思想积极,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卓越始于平凡,做我能做的,是做在我能力范围内做的事;做我想做的,是做我最喜欢做的事;做我该做的,才是做有人生价值的事。我虽然是一位平凡的九零后,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成为一名二十一世纪为这个国家有贡献价值的青年。” 对于当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高蕾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度的思考。他首先从企业常规利润和常规现金流方面,提出:第一要把项目管好,把人员管好,在空间、人、工作计划上做清晰的部署,把成果与绩效做好,把企业组织管好。完善工作需要的流程管理,提出问题,制定流程、标准化,制定要求。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由流程产生,流程的产生要求每一个有关人员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执行。 在交谈过程中,他从企业的资源、过程、结构、结果、对象和价值流程六要素分别对公司成本怎么控制、公司经营利润怎么控制、劳动力劳动率怎么控制,如何建立完整的内控体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对内部环境,要做到完善公司结构、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建立健全的人力机制政策,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和量化的工作指标;面对风险评估,要从经营目标、项目初期审核、立项、预算、人员、管理、回款、续约率等多角度涵盖;控制活动时,多想想采取措施是否合理,该怎么样实施,实施程度如何把控,一定要将风险前置,果断应用调整,迅速做出决策;当下是信息与沟通的时代,信息收集要尽量做到精准高效,决定了传递程度能否有效,能否使对方明白其表达的含义与目标;在做内部监控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着重有效性,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 而在谈到企业文化这一话题时,他原本一脸严肃的表情,瞬间被柔软了几分。显然,企业文化的魅力不只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企业文化是同心动力,是企业的灵魂,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蕾萌提出“企业品牌=规模+专业服务”,没有文化的企业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树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价值观,是不可撼动的方向和目标。没有企业精神,任何经营高明的经营手法也无法实现。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以此来打造团队有一致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共同发力。 他明确表示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工作创新,激发斗志,勇敢向前,还可以起到内部约束作用。他说:“在同一内部环境中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判断、价值观都是有差异的,企业文化可以让我们在思想理念上相互影响,以此达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作用。企业经营首先要依靠制度,但问题总会超前于制度,总是在不断完善中,一旦失效,空白期靠什么来约束行为?这时企业文化、价值观就会体现出他的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当问及他企业文化落实到人的时候,该怎样体现时,他沉思片刻言简意赅地说:“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包含公司所有人,领导者、管理者、全体员工,要能够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让每个人感受到有感情,有温度。” 高蕾萌的话,不禁让我想起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一次,松下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 “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道。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 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胸怀过人的智者,平凡中我们渴求被认可、被尊重,卓越时不轻易拒绝,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轻易否定他人,也是一份尊重。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加以校正、指导,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不仅会使下属把事情做好,更能激发对方的工作热情。 北京前景新缘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项目部经理高蕾萌,一名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层的九零后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他该做的事,不断学习发展自身,力求贡献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