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跃而上

2023-03-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341|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题: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跃而上  钟华论  春风拂绿草木,大地勃发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又迎来“两会时间”。  春天,折射发展新气象,标注奋斗新起点。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跃而上

  钟华论

  春风拂绿草木,大地勃发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又迎来“两会时间”。

  春天,折射发展新气象,标注奋斗新起点。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进一步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从春天出发,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跃而上!

  (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看中华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暖意扑面、向上向好。

  看“账面”,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连续两个月上扬,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至1.7亿户,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在深圳北站候车厅,乘客准备检票上车(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看“市面”,春节假期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春运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快递业日均件量恢复至3亿件以上……人员“动”起来,消费“火”起来,物流“忙”起来,流动的中国迸发出蓬勃活力。

  顺丰深圳南山科技园站点快递小哥杨磊(左一)和同事们忙着分拣快递(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看“人面”,各地紧锣密鼓推进高质量发展,用工大省开展跨省招工,各种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一系列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对未来更有盼头,各级干部进一步焕发谋发展、抓落实的精气神。

  陕西安康市紫阳县红椿镇七里沟社区居民在社区织袜合作社内工作(2022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看“基本面”,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的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大国,拥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1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34位升至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一景(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一路走来,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攻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到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韬伟略、远见卓识、战略定力,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成绩殊为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辉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是我们的信心之源、胜利之本。

  征途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越需要核心的掌舵定向、真理的指引领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华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二)

  “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去年11月以来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作出充分肯定,对3年多来我国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进行深刻总结。

  穿越寒冬,迎来春天。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是否能展现出高效治理效能。世纪疫情突然袭来,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务人员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日夜值守,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同心出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优异答卷。3年多的抗疫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在广西融安县易地扶贫安置点融康社区,求职者寻找工作岗位(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脱贫攻坚的“大战”中,我们党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带领人民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制度完善,持续激发发展活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坚强保证,为中国信心写下最具说服力的注脚。

  经历疾风骤雨,愈有坚如磐石的信心;穿越惊涛骇浪,更有扬帆远航的底气。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新征程上,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新时代中国必将续写“两大奇迹”,创造新的发展传奇。

  (三)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更是只争朝夕的时光。

  在四川省阆中市彭城镇,村民驾驶农机翻耕菜地(2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玉贵 摄)

  放眼神州大地,一个个奋斗的身影、忙碌的场景传递着信心与活力。在北大荒集团五大连池农场,科技服务中心工人忙着装运肥料;在四川省阆中市彭城镇,村民驾驶农机翻耕菜地;在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行;在广东深圳鹏城实验室,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桥吊林立,集装箱卡车穿梭不停;在江西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平均5分钟就进出一辆货车……劳动的忙碌劲、奋斗的热乎气,升腾着追梦人的激情与期盼。

  北大荒集团五大连池农场科技服务中心工人在装运肥料(2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陆文祥 摄)

  夜幕下,一艘货轮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1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意志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而闻名于世。从革命年代“百万工农齐踊跃”到建设时期“遍地英雄下夕烟”,从改革开放之初“万千能人涌珠江”到新时代“举国同心战贫困”,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亿万人民的创造与奋斗,始终是中国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国信心的坚实基础。

  人民是新时代的主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新增中小学学位、幼儿托位……各地纷纷推出“民生实事清单”,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求实效。民生有力度,发展有温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就能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汇聚起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