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新产业 50 人论坛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25日在京举行。当天下午,会议专场活动--“数智化助力乡村振兴”圆满召开。 大会以“未来已来:数智时代的新产业”为主题,围绕“AI+赋能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议题,邀请众多重量级嘉宾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资深学者、产业先锋200余人相聚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展望前沿技术趋势,共话未来产业发展,链接全球科技产业创新服务资源,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推进才能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杨朝飞先生提出“环境公平”的理念,他认为环境保护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是兼顾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及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间矛盾的必要方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路径。在数智化应用的推动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可以变得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先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机器人与无人机等智能科技产品的应用,农业的数字化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在产、供、销全产业链上优化效率,逐步化解传统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汇力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先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当今,需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灭城乡差别,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还是在于盘活农村资产,中农融信董事长张丹丹女士在会上就乡村资产数字化驱动农村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做出了精彩的分享,并畅想了中国农业的数字未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中农融信的“乡村资产数字化”系统作为打造乡村数字本底、资产登记担保、交易结算、数字品牌追溯、自身造血机能、智慧孪生等的智慧化平台,增强乡村经济实体发展自趋力,可选择性的进行资产经营活动,两年内百姓财产性收入至少增加一倍,实现共同富裕。未来,中农融信将以乡村振兴为己任,构建资产数字化基座,乡村资产联盟、神农风控、神农大模型为技术驱动,构建资产登记、交易、结算的底层逻辑,打造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在涉农服务场景中链接数字化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最终形成中国农业数字化场景生态,让中国农业也将向着数智化跃迁,让涉农数字化服务更加智能、精准、高效、普惠,更好更深地服务于三农事业发展,驱动中国农业的数字未来。 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廖文剑博士指出,产业互联网是中观经济蓝海市场的新选择,是农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商机;产业链基金是打造城市特色产业集群的新工具,是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数据财富是产能过剩下数字时代的石油,是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随后,北京农业中关村产业联盟数字乡村专委会执行主任周志安,上海冰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扬,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金融行业总监刘君惠子,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首席数据官李静等围绕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振兴分享了宝贵的观点。 会议上进行了众多数字科技相关项目的发布。由中农融信与冰鉴科技合力打造的农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农鉴”将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北京农业中关村产业联盟、中农融信、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湖北省乡村振兴投资集团、冰鉴科技、冠捷征信等单位也共同进行了农业数智化合作签约,共同打造未来的农业数智化生态。 会议的压轴环节,由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杨洋主持了“中关村产业会客厅”,泛华集团副董事长罗云兵展现了房车文旅新场景;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专家陆宝华展现了在青海的“东数西训”项目谋划;北京宏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福水结合自身展现了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人大代表杨中春用身边小事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理念,最后围绕“数智化助力乡村振兴”分别做了深刻的总结性评语。分享嘉宾观点鲜明、真知灼见、深入浅出,给大会推向思想盛宴的高潮。 数智化是对于农业数字化的又一次革新。由OpenAI发布ChatGPT开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需要的是超大规模的参数、加大算力和算法,大模型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需求也不断涌现。农业行业的数据总量巨大、相对分散、关联关系复杂,行业大模型大有可为。在“数智化”的赋能下,我们看到了能够根本性改变农业发展的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