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 45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 “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是深邃的历史昭示,是面向未来的宣示,是科学的行动指南,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不断书写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到2020年底,各方面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自2017年起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2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 ………… 一项项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开放成就,奏响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激昂乐章,彰显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广东,第一站就是深圳。 在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总书记指出:“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蛟龙”下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春水,社会体制改革持续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履铿锵,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改革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举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 …………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考察。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与此同时,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今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风险挑战。”“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 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总结评估报告。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一张负面清单,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8年12月,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准入壁垒大幅破除,市场活力大幅迸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1亿户,较2022年底增长6.7%,经营主体总量再上新台阶。 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到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农村土地改革到产权制度改革,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顶层设计,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一项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陆续出台、渐次实施,很多领域的“坚冰”被打破,很多方面的“硬骨头”被啃下,改革的红利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强劲。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蹄疾步稳”,指出:“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也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的改革方法论。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2018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改革进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要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