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迁徙,是一种对回归的承诺。它们遵循着古老的节律,年复一年地穿越北纬40度这条神秘的纬线,用生命履行着与密云的约定。 时隔一年,密云区小漕村的上空又热闹起来,久违的鸟儿又聚集在这里。很难想象,它们如何穿越风霜雨雪,前来赴约。 野保志愿者宋会强告诉记者:“根据我这些年拍鸟的经验,这些冬候鸟都会如期准时到达小漕村清水河一带,今年因为暖冬,大天鹅、灰鹤这些冬候鸟晚来了几天,但是也算是如期到了这个地方。” 蓦然间,大团的鸟群冲天而起,豆雁、赤麻鸭,或其他鸟类,飞翔的鸟群忽聚忽散,为宁静的冬日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东经116度、北纬40度,是密云的主坐标,也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 据野保志愿者王家春介绍:“密云水库周边最近几年来鸟来的越来越多,像短嘴豆雁大批的来,上千只上千只的过来,以及各类鸭子。最近我们观鸟能监测到,近年来从几十种到现在上百种,甚至多达四百多种。” 自幽深峡谷至万米云霄,候鸟翱翔于天际,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停歇于密云水库周边的宁静之地。我区水网纵横,湿地资源丰富,宛如大自然恩赐的粮仓。龙云山自然风景区内险峻的悬崖,则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家园,筑巢于崖壁之上可以躲避猛禽猛兽的袭击,下方白河内丰富的鱼虾,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候鸟在这里卸下征途的劳顿,补充消耗的体能,为下一次飞翔积蓄力量。 迁徙对于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更是一种承诺,密云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市民爱鸟护鸟的氛围,为候鸟提供了绝佳的栖息之所。它们年复一年,以羽翼丈量着繁殖地与密云之间的距离,用毕生的执着履行着生命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