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密云区党建激活直播带货破解农产品营销难题

2025-10-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31| 评论: 0|来自: 生态密云

摘要: 北京市密云区直播助农产业的发展实践,是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区委社会工作部紧扣乡村发展实际,推行“社会工作部牵头、乡镇主抓、企村配合”的联动机制,该机制聚焦党组织核心引领、党员先锋示范、新就业群 ...

  北京市密云区直播助农产业的发展实践,是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区委社会工作部紧扣乡村发展实际,推行“社会工作部牵头、乡镇主抓、企村配合”的联动机制,该机制聚焦党组织核心引领、党员先锋示范、新就业群体动能激发三大关键要素,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创新构建“党建+电商+产业”模式,系统推进直播助农产业实现“从零到一”的业态构建、“从有到优”的品牌升级、“从优到强”的人才培育三大跨越式发展,有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振兴动能。这一实践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产业融合,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同类地区党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北京市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

主播向观众介特色农产品

  “家人们看过来,咱们的葡萄皮薄肉厚,现摘现发!”在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的田间地头,网络主播们举着手机穿梭在果园与菜畦间,镜头里不仅有凯特杏、油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更有“观鸟小镇”的青山绿水——这场沉浸式直播正把密云的乡土味送到全国各地网友的屏幕前。

  随着数字技术扎根乡村,直播助农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而密云区的探索始终绕不开“党建引领”这条主线。从直播助农产业“从无到有”,到品牌口碑“从有到优”,再到直播达人“从优到强”,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以“社会工作部牵头、乡镇主抓、企村配合”的联动机制,凝聚新就业群体的“流动力量”,让乡村善治的“一池春水”持续涌动。

  党组织推动电商直播“立”起来

  一场直播4小时,27万人在线围观,销售额突破10万元——这是密云区巨各庄镇第一书记联盟交出的助农答卷。镜头前,党员们化身“带货达人”,蹲在田间亲手挑选新鲜农产品,对着屏幕和网友唠起种植细节;镜头后,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早已打通“产销链路”。正是这样的“零距离”互动,让巨各庄镇的农货成了“网红款”,也让党员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坚实桥梁。

  这样的场景在河南寨镇的天葡庄园同样常见。作为特色党建阵地的实践载体,庄园索性把抖音直播间“搬”进了葡萄园和包装车间,针对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制定差异化的直播内容和营销策略,直播间平均每场观看人数达5000人,直播销售额占企业总营收的比例从最初不足10%跃升至38%,不仅带动周边百余名农民增收,更让果园变成了“文旅打卡点”。

  直播助农的“从弱到强”,离不开党组织的“顶层设计”。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党建为核心,指导河南寨镇党委整合辖区农业资源和人才资源,打造“党建+电商+产业”模式,构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打造产销衔接的全产业链。各村第一书记纷纷主动上门对接电商企业,解决政策解读、技术支持、物流配套等难题;“密农人家”“泰民同丰”等企业党支部则以“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与当地460名农户、120余家合作社共建800余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旗下电商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连续突破亿元。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党组织的统筹力让密云直播助农产业有了“体系化支撑”。

党员开展助农直播

  党员带头助力品牌口碑“好”起来

  “一开始对着手机说话都结巴,现在不光能介绍产品,还能讲咱葡萄的种植故事!”天葡庄园的种植能手李大姐是党支部培养的首批“农民主播”。在党组织邀请的专业老师指导下,一场两小时的直播,她能卖出300多单葡萄。“主播实诚,葡萄收到后一颗坏的都没有,孩子抢着吃!”广东网友的这条留言,成了密云农货口碑的生动注脚。

  品质是口碑的“生命线”,而党员正是品质的“守门人”。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各乡镇党委同向发力,下拨资金打造直播阵地,更探索出“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品控机制,建立“党员责任田”溯源体系,组建由党员组成的“品控小组”,从采摘、分拣到打包全程监督,每箱产品都附上庄园地址和联系方式,出现问题可直接理赔。“老铁们放心,所有葡萄都是现采现发,党小组验收过,不达标的绝不装箱!”主播小张在包装区直播时,特意将镜头对准分拣水果的党员志愿者,评论区里订单不断弹出,有网友调侃:“党支部盖章的货,闭眼买!”

  党员的带头作用,更体现在对困难农户的“精准帮扶”上。党组织建立困难农户动态台账,为他们优先安排直播档期,指定党员主播“一对一”帮销,还协调物流企业给予运费补贴。“刘叔家的葡萄园今年遭了暴雨,果子口感没问题,咱们帮一把!”一场“爱心助农专场”直播里,党员们纷纷刷屏支持,网友也被这份温情打动。最终,刘叔的2000斤葡萄一天售罄,他拉着党支部副书记的手感慨:“要不是你们,我这葡萄就得烂在地里了。”

  党建搭台引领新就业群体“潮”起来

  “将来,我要把密云农产品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成为真正的‘乡土网红’!”说这话的,是“密乡味浓”淘宝店创建人刘新,一位从3岁起就与轮椅为伴的90后小伙。在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号召下,刘新从零开始探索电商,如今全网累计粉丝近万人,红香酥梨、原味一号西红柿等家乡特产成了热销品,店铺好评率高达97%以上,还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15%以上。

  刘新的成长,是密云党建激活新就业群体的缩影。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电商+新农人+直播”模式,培育本土主播参与产业规划和助农带货。在金叵罗村的第十一生产队,乡村创客、合作社成员、专业主播甚至普通村民纷纷加入直播队伍,“直播卖货”成了他们的“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具”;在巨各庄镇,党委打造“红色直播间”,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线上销售专区,党员手把手教村民直播技巧和品牌创建知识,还通过新媒体等扩大宣传,实现西红柿产值1500万元的快速增长。

  线上粉丝超1万的“西红柿女王”王晓云,不仅带着村里年轻人学直播,六旬老人都在她的指导下,对着镜头讲清“熊蜂授粉”的奥秘。

  从“不会播”到“抢着播”,从“卖不动”到“不够卖”,密云的三农网络主播化身“乡村推介官”,用短视频宣传密云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更带火了民宿、餐饮和苹果、蜂蜜等农货,让“密云味道”越传越远。

  点评

  北京市密云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直播助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兼具机制创新性与实践示范性,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组织引领与数字赋能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从实践逻辑看,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做法精准破解了直播助农领域普遍存在的“资源散、信任弱、主体缺”三大痛点。以党建促进组织协同,整合农业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让直播助农从“零散尝试”走向“体系化运营”。

  在价值保障层面,将党员作用嵌入直播助农全流程,构建起独特的“信任背书”体系。“党员助农直播间”以真实田间场景强化情感连接,“党员责任田”溯源机制从采摘到打包全程品控,更针对困难农户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既解决了电商消费的“信任焦虑”,又实现了民生温度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在主体培育层面,密云区跳出“单点带货”思维,聚焦新就业群体与本土人才的长效赋能。让直播助农从“短期流量”转化为“可持续产业”,更让党组织成为新就业群体的“主心骨”,强化了党在乡村新兴领域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总体而言,密云区直播助农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党组织的引领力,正是破解乡村数字转型中各类协同难题的关键“金钥匙”。

  ——潘春玲,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