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去产能”背后的“僵尸大战”

2016-08-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49| 评论: 0

摘要: 产能过剩犹如一颗“毒瘤”,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僵尸企业”则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对我国工业部门中的僵尸企业 ...

产能过剩犹如一颗“毒瘤”,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僵尸企业”则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对我国工业部门中的僵尸企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什么是“僵尸企业”

定义:不具有自生能力,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或借债而勉强维持运营的企业。

识别标准:如果一家企业连续三年利润为负,则该企业被识别为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的主要成因

导致僵尸企业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更有外部需求冲击等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政企合谋

2、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

3、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

4、外部需求冲击

5、银行信贷歧视

我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全特征

僵尸企业问题逐年缓解僵尸企业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000年,超过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是僵尸企业。随着国企改革的进行,僵尸企业数量和比例都有所下降。

钢铁行业成僵尸企业“重灾区”:对2013年上市公司分行业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表明,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是钢铁行业。

西南、西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东南部沿海省份)僵尸企业数量多,但因为基数大,僵尸企业的问题并不严重;问题真正严重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本来经济底子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清理僵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无论在2004年之前还是之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都最高,而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相近,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

大部分僵尸企业为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僵尸企业比例随企业年龄增长而增高:很多僵尸企业都是老企业,企业规模大,势必给处置僵尸企业带来诸多挑战。

减少僵尸企业的对策

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有企业、规模大、年龄大的企业更容易成为僵尸企业,要彻底清理僵尸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对症下药:

1、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慎用产业政策

2、完善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3、强化银行的预算硬化

4、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

5、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明确国企定位

处置僵尸企业不会引发“失业潮”

近三年,我国已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同时,2015年我国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因此,“去产能”不必然等于“失业陷阱”

此外,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来源:新华社、《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财经》杂志、光明网、中证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