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活动在线 查看内容

坐拥青山绿水,打造“甜蜜”村庄

2020-08-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440| 评论: 0|原作者: 李佳霖|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燕山长城脚下,密云水库之畔,紧邻着白龙潭风景区有一个山水灵秀的村庄——龙潭沟村,做为 “山水田园,画境密云” 的组成部分,这个村庄因养蜂的传统和日益发达延长的蜂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甜蜜”的小康之路,“甜 ...

  燕山长城脚下,密云水库之畔,紧邻着白龙潭风景区有一个山水灵秀的村庄——龙潭沟村,做为 “山水田园,画境密云” 的组成部分,这个村庄因养蜂的传统和日益发达延长的蜂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甜蜜”的小康之路,“甜蜜”的村庄演绎了不少甜蜜的故事。

  走进北京市东北部密云区太师屯镇龙潭沟村,两只在空中飞舞的大蜜蜂和地面上神态各异的小蜜蜂雕塑向你展现出快乐的欢迎之姿,“蜜蜂大世界 甜蜜的事业”几个鲜红的大字扑面而来。

(摄影:记者李佳霖)

  蜂农田淑革是村里的养蜂大户之一,说起养蜂,她一脸笑容,“养了30多年的蜜蜂,从几箱蜂到400箱蜂,从艰苦生活到年收入30多万,看着漫山遍野紫色荆花盛开,住在蜂场山上我们的二层小别墅看蜜蜂采蜜,真的挺幸福!现在100%的野生荆花蜜根本不愁卖,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快乐甜蜜。” 田淑革边说边摆弄着蜂箱。

(摄影:记者李佳霖)

  但是这条甜蜜之路也充满曲折。1985年,密云水库的功能由防洪灌溉转为向首都供应生活用水,县域70%的区域被划为水源保护区。为保护“生命之水”,1987年密云提出“建设生态县”。2005年,密云被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区”,水库保护等级不断提高,核心保护区范围内退耕禁牧,大量村民搬迁。“老百姓要吃饭,而且要吃好,那密云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密云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佟犇至今记得,区里围绕“如何让村民既不断增收,又能保护生态,让绿水青山更加美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最后敲定还是养蜂。”

  紧靠着密云水库的龙潭沟村最早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关停有污染的养殖等产业,全链条发展蜂产业。而且密云有着300年的养蜂史,传说乾隆皇帝在去往承德避暑山庄途中曾在现在的白龙潭风景区行宫饮蜜解渴。如何让古老的产业焕发新生机?“经过不断地创造、整合和提升,让集种业、养殖、深加工、授粉、旅游等为一体的养蜂产业链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佟犇说。

  “之所以叫龙潭沟,是因为有一条大沟,漫山遍野长满了荆条植物,每到67月份,一簇簇紫色的荆花,招引着成千上万的蜂群前来采蜜,龙潭沟村就有 16户蜂农住在这里。”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罗其花说,“密云的主要蜜源植物荆条在全区集中分布面积达37.2万亩。”

(摄影:记者李佳霖)

  为鼓励高标准规模化养蜂,近年来,密云出台了一系列养蜂的惠农政策。对蜂农养蜂、建设摇蜜车间等进行补贴;政府出资聘请养蜂能手“30分钟到现场指导蜂农”;创建蜜蜂医院诊治常见病情等。“从2006年开始,密云对养一箱蜜蜂补贴300元钱。近年来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高的时候,一箱中华蜜蜂补贴900元,西方蜜蜂补贴700元。” 罗其花说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如今的龙潭沟村,是太师屯镇内重点养蜂村,也是中国养蜂学会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部和财政部评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村内集中养殖户16户全部为标准化养殖户,养蜂数量3000群,年产成熟蜜30吨、还有巢蜜以及蜂蜡、蜂胶等优质产品。养蜂户还带动、指导周边8个村蜂农的养殖技术。

  “这些成绩的取得还真得感谢位于龙潭沟村的密云区最大的养蜂合作社之一——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京纯合作社成员田淑革拍着自己很显年轻的脸说:“这就是敷蜂蜜面膜敷的。现在合作社已带领着大家开发和销售了荆花蜜、巢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蛹、蜂皂、面膜等50余种系列蜂产品呢。”

  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有一个父子两代养蜂人的故事。

  父亲王东生是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从1990年开始从事蜂产业。2004年成立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后,他深知养蜂人的艰辛,劝说那些几十年来一年四季去南方转场,追逐花期的放蜂人回密云养蜂。因为奔波辛苦不说,各项蜂箱的运输费用刨去,收入只够一家人勉强度日。 “现在的密云的蜜源植物特别好!以前靠山吃山,把山吃穷了,蜂子都养不住。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蜜粉源植物种植逐年增加,这里四季分明、三季有花,能养很多蜂呢。”听了王东生的劝,2011年,一位养蜂人放弃了追蜂逐蜜的日子,来密云定地养蜂,如今,养殖300多箱蜂,一年稳定收入20多万元。

  目前京纯养蜂合作社蜜蜂存栏6万群,成员800多户,涉及密云区12个乡镇104个自然村。“甜蜜”村庄的朋友圈还在扩大。

  儿子王唯伊是专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2014年,王唯伊大学毕业返乡做“村官”。这位90后的年轻人开始用全新的理念开发蜂产业。他申请扶持资金,开发了养蜂大数据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合作建成蜂产品溯源体系,通过手机就能查到蜂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疫情影响了今年蜂蜜的销售,他带领大家组建线上销售团队,通过直播带货提升人气,让天然、绿色的荆花蜜越销越远。

(摄影:记者李佳霖)

  而王唯伊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坐拥这片绿水青山,用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挖掘出蜜蜂产业更大的“金山银山”。“蜜蜂大世界文旅融合就是我的构想。2011年在太师屯镇龙潭沟村口筹建蜜蜂大世界主题园区,现已建成蜜蜂大世界科普馆650平米,旅游参观游览蜂场2000平米……要让人们了解这个产业不仅有甜度,还有高度和文化内涵。”兼任北京蜜蜂大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唯伊兴奋地谈着自己的梦想。

(摄影:记者李佳霖)

  “密云现有蜂农2072户,蜂群11.5万群,占北京市蜂群总量的44%,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年产各种蜂产品450万公斤,蜂业专业合作组织26个,从业人员4000余人。2019年,实现蜂业旅游收入近亿元。” 佟犇介绍。

  “发展养蜂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条捷径。”目前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养蜂脱低致富。2017年,养蜂扶贫的“密云模式”被写入国家标准。密云蜂蜜产业的“甜蜜”效应不断扩大,还带动了河北一些市县的贫困户参与养蜂、脱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