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当前中国经济新现象新观察

2023-07-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971| 评论: 0|来自: 新华社

摘要:   行至2023年年中,中国经济举世关注。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但二季度以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尽管当前市场需求有所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增强,但这些压力和挑战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者在论坛设置的新领军者村内交流(6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传递出自信有力的中国声音——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在这关键时刻,中国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给世界经济带来积极信号。”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

  (二)市场需求不足,推动回升向好动力何在?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但市场需求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有所显现。

  “投资、消费恢复进程不及预期”“居民消费能力有所下降”“民间投资低迷”……近期,围绕中国经济需求问题的讨论多了起来。

  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从短期指标看,需求恢复速率相比一季度确实有所变缓。

  先看消费。放眼全国,人气在恢复,烟火气在升腾:“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贵州“村超”足球赛事成了“现象级”乡村嘉年华;各地景区、商圈又见人头攒动,酒店预订紧张,电影票房大幅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居民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恢复明显。

  但消费恢复基础尚不牢固。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尽管有上年同期基数等因素影响,但也显现出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有待提高。

  看待消费恢复进程要保持理性客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分析,国际上疫情过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一般认为恢复正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消费等已出现积极好转。

  再看投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铁路、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高增长。

  受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市场预期不稳等因素制约,扩投资也面临压力。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回落态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2%。

  也要看到,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拖累是整体投资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4%,比全部投资高5.6个百分点。

  进一步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7月1日,河南商丘,集餐饮、文创、演艺、汉服秀等于一体的轻文旅项目“睢阳二十四坊”开业。夜市内灯光璀璨、人潮涌动,舞台上好戏连台、音符流转,沿街各种特色美食飘香,让人们流连忘返。

  “看到氛围这么好,就带着家里人出来转转,一起尝尝美食、看看表演,感觉特别好。”市民王先生说。

  游客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选购商品(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围绕促消费,各地纷纷出招:海南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消费券,上海“2023暑期消费季”开启夏日消费嘉年华,安徽三季度计划开展促消费活动约1500场……

  聚焦新能源汽车消费,近期各部门打出“组合拳”:明确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工作人员在运输跨境电商货物(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比上月提高1.1个点,线上线下消费潜力正有效释放。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供需两旺发展态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