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当前中国经济新现象新观察

2023-07-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973| 评论: 0|来自: 新华社

摘要:   行至2023年年中,中国经济举世关注。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但二季度以来 ...


     “随着暑期等消费旺季到来,居民节假日休闲购物、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

  稳投资,各地各部门在发力。

  7月初,走进重庆两江新区的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建设工地,塔吊林立,卡车穿梭,正是一片忙碌。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整体投用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0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90%已经封顶。

  “围绕动力电池这个发展方向,公司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也看好长期市场需求。”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彭林说。

  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上海出台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陕西推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十条举措……一系列真招实策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游览(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超大规模市场、巨大内需潜力,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广阔回旋空间。对于内需恢复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

  “随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挥效力,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会继续显现。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一定韧性,也会对扩大内需逐步发挥作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三)失业率关注高,就业压力矛盾如何应对?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向好,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保持总体稳定。6月份,25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4.1%,已经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但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21.3%,为近年来最高值。

  看似矛盾的两组数据,反映了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就业大盘总体稳定,但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艰巨,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求职者在“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银川站)活动现场查看岗位信息(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河南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小肖告诉记者,自己和部分同学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招聘会上企业确实不少,我主要想去大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但这些岗位竞争都很激烈。另外因前两年疫情没法线下实习,求职时也缺乏优势。”

  作为用人单位的河南荥阳市某阀门企业总经理李先生则在为招人难发愁。“企业技术改造后,对人员素质要求大幅提高,缺乏高端电机研发等专业技术人才,学历低的干不了,学历高的又不来。”

  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规模均创近年新高。

  “竞争加剧加上年轻人择业观念变化,使得现在的就业难主要体现在求职者较难找到与自己诉求相匹配的岗位。”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

  部分大学生和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部分行业企业则面临高技能人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

  广东、江苏等地部分制造业企业向记者反映,今年以来一线普工没前两年那么难招了,但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随着转型升级加快,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劳动者教育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进一步加剧结构性就业矛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

  在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同时,要妥善关注就业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采取务实举措促进供需平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久前,国办印发有关通知,推出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举措。各地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近日,拥有近400名员工的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收到了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发放的16.5万元稳岗返还资金。“都没有申请,钱直接打到公司账户,这对我们稳定用工、继续发展是挺大的鼓励。”公司总经理王彦君说。

  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至2024年底,预计年均减负约18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金融服务……一揽子举措帮助企业减轻压力,激励企业在发展中创造更多优质岗位。

  陕西将事业单位空缺岗位的70%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云南出台17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江苏在9月底前力争全省每周采集不少于1万个月薪6000元以上岗位,各地努力拓宽渠道,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提升就业者劳动技能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募集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同时计划2023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陕西要求对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增加就业指导……从中央到地方精准施策,不断增强劳动者的求职择业能力。

  从根本上说,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将有力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用工需求继续扩大,加上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较好支撑。”付凌晖说。

  (四)持续低位运行,保供稳价如何发力?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稳步恢复,但国内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与经济增速形成较大反差,甚至引发了对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涨幅连续4个月处于1%以下的低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连月扩大。

  记者走进湖南“菜篮子”主要供应基地——红星全球农产品批发中心,肉类交易区一片忙碌,近期上市量较多的白条猪等肉品随着车来车往销往全省。

  “目前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0元/公斤,同比下降23%。”红星全球农产品批发中心信息与数字化中心主任张勇说,今年生猪和猪肉供给较充足,但需求相对不旺,导致猪价持续低迷,拉低CPI上涨。

  “当前国内生产加快恢复,物流保通保畅持续强化,产品供给充足。但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后,消费品需求回升需要一定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

  除了供需恢复时间差,基数效应也是CPI涨幅走低的一大原因。

  去年同期因乌克兰危机等导致粮食和能源价格较高,使得今年涨幅在数据上相对较低。如鲜菜、汽柴油等价格回落较多,大幅拉低CPI涨幅。

  针对中国CPI低位运行,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有关分析称,“应对此理性看待,较低的通胀水平为宏观政策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留出了更多、更大的发挥空间”。

  PPI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今年PPI持续走低,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下行,对我国输入性影响逐步显现。6月份,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25.6%。

  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价格回升缺乏动力。如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充足,而市场需求仍在恢复。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6%。

  PPI降幅扩大,加大了大宗商品等有关行业经营压力。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处于收缩区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