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平谷区大华山镇 虽然未到牡丹芍药盛放的时节 却已为明年的惊艳亮相 埋下了满满伏笔 随着“一镇一花园”项目的稳步推进 今年 这片土地迎来了关键建设成果 牡丹芍药资源圃已全面建成 40亩梯田花海也完成全部栽种 只待明年万千花朵绽放 开启乡村振兴的“花样”篇章 作为“一镇一花园”项目的重要基石,今年全面建成的牡丹芍药资源圃种质资源基础夯实。通过系统引进中原牡丹、紫斑牡丹,以及国内外的牡丹芍药等不同品种群,共计350个优良品种、1750株优质苗木,构建起完整的牡丹芍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不仅为后续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库,更为区域生态建设和花卉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今年新打造的40亩梯田花海也已换上“新装”。中江芍药、亳白芍两类药用芍药,以及50余种鲜切花芍药,共计约50000棵种苗,已全部采用国际标准化种植。层层叠叠的花田不仅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山地景观,更实现了“景观+经济”双效融合的发展模式。待到明年花开,漫山遍野的芍药将把大华山装点成缤纷花海,既为游客提供绝佳的观光体验,又通过药用和切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在筑牢资源与种植基础的同时,大华山镇在牡丹自主繁育方面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通过标准化苗床培育技术,成功完成紫斑牡丹、中原牡丹的播种繁育工作,并获得150个牡丹优良品种的嫁接苗。基于在洛阳、四川等地开展的牡丹芍药杂交育种经验,共获得芍药属内杂交组合约100个。随着育种体系的不断完善,这里将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 为确保今年种下的牡丹芍药苗能在明年顺利开花,且项目长期稳定发展,大华山镇今年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域覆盖的灌溉系统,实现了对植物生长的精准管护;改造后的组培展览间和紫藤廊架,为开展科普教育、产业展示和旅游接待提供了专业空间。这些设施的建成投用,将显著提升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为将来举办花卉展览、开展研学活动、承接专业会议等多元化经营创造优越条件。 今年,大华山镇用资源圃、梯田花海的扎实建设,为“花样经济”按下了启动键;明年,漫山绽放的牡丹芍药,将让这片土地迎来首个“丰收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