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年会》——股市“改革牛”怎么办与怎么看 ... ... ...

2015-04-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584|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大国大时代 中国经济报告会》:股市“改革牛”----怎么看与怎么办?

  一年前,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一年后,A股市场大盘指数冲上4000点,创出7年来新高,成交量、开户数连破历史纪录,投资者渐入牛市佳境。

  注册制改革全力推进、“一人一户”限制放开、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启航、深港通呼之欲出。

  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新能源到“互联网+”,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

  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都需要一个具备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

  为牛市狂欢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上涨含有多少疯狂的泡沫?中国经济基本面能否支撑长期牛市?《大国大时代 中国经济报告会》:股市“改革牛”----怎么看与怎么办?


《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年会》:“改革牛”现场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的报告会”现场。我是王强。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纪春,2015年的春天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季节。4月的中国股市同样给我们这样一个感受。今天“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我们来聚焦热点遍地开花,行情异常火爆的股市。我觉得我们这次报告会的时间点选择得恰到好处。

主持人

        而且另外一方面,在这周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沪深股市继续创今年的新高,另外我们的开户数都是不断的创出历史的新高。 

主持人

        确实中国的股市非常牛,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答案,有的人说是资金推动的,有的人认为是其他的原因推动。对于市场人士提出的“改革牛”的看法,证监会主席肖钢表态,是各种政策利好叠加的结果,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面对股市“改革牛”我们应该怎么看,又应该怎么办,这是今天我们的论坛的主题。 

主持人

        是的,我想无论我们每一个股市的投资者,还是正处在转型当中的中国经济,我们都需要一个长期有质量的牛市。当然在这一轮以改革的为背景的股市连续上涨的过程当中,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的疑问,比如说在连续上涨之后我们的股市是不是存在泡沫?另外我们中国的基本面是不是支持这个长期的存在?所以在今天这个周末,我们邀请权威人士给我们带来一场头脑风暴。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我们这场报告会的嘉宾,他们是: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刘纪鹏先生;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先生;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玲女士;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林隆鹏先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宏观策略部负责人诸海滨先生。接下来我们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主办各位领导,他们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节目中心主任蔡万麟先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中心副主任方军先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节目中心业务首席赵嘉岭先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中心专职副书记洪琦女士。 

主持人

        接下来首先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蔡万麟先生为我们致词,有请!

蔡万麟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4月底的北京春暖花开。从去年底以来,A股持续走强,大盘屡创下去年来新高,可能更让投资者心中充满暖意。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越来越多的人在用手里的钱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投下一票。股市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注重价值和回报,真正实现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功能,这是中国股市从“改革牛”步入“健康牛”的必由之路。大家关心,最好的投资机会在哪里?面对股市“改革牛”,市场各方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今天,这些问题将交给各位专家学者来回答,在今天的论坛上对中国股市把脉,为投资者解疑释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举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一年多来举办了24场,今天的话题非常接地气,也非常引人注目,希望大家从今天的报告会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感谢大家的支持,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主持人

        谢谢蔡总,对大家的再一次到我们的报告会来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请看大屏幕。没错我们需要牛市,需要一个健康的牛市,股市“改革牛”怎么看与怎么办?这是我们今天的论坛的主题。首先进入演讲环节,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我们也看到注册制改革全力推进。本周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那么股市改革牛如何做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又意味着什么?首先为我们做演讲的嘉宾是著名股份制公司问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刘纪鹏先生。 

刘纪鹏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再次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论坛。我记得上次论坛谈的是中国改革的命题。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最高市场形态,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把市场的、经济的微观运行载体——大公司的制度规划好,一方面要研究国有资本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靠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来培育。所以我想说,央广经济之声总是能抓住时代最强音,为习主席的中国梦,为我们经济新常态助力,在完成“做强中国” 这一今天最紧迫的任务时,首先在媒体中发挥表率作用,这就是“做多中国”。 

        今天主题是“改革牛”怎么看与怎么办?会议让我们确立了一个题目,我就把我多少年来一贯主张的题目,“资本市场是中国崛起的主战场”作为今天的演讲题目。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谈对股市今天上涨怎么看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只有上升到主战场的战略高位,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看到它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心态和动力,从而提出怎么办的问题。所以今天我想讲这个题目,既要配合唱多中国,又要务实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股市避免“短命牛”的历史的悲剧。而步入一个漫长牛、健康牛的趋势进程。所以我今天想谈这样六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梦与新常态。第二是股市应成为奠定中国梦的第一块基石,第三如何看待经济下滑下的股市快涨行情,第四4000点是健康的点位,第五对4000点往上上涨的隐忧。第六如何把疯牛、短牛变成慢牛、长牛、健康牛。 

        相信大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印象最深刻的词,第一个莫过于“中国梦”,这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词。它既然是中国梦就不是美国梦,所以这个梦一定要走中国道路、聚中国的国力,让中国人幸福,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公平出彩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必须把中产阶级的人群进一步壮大,让中产阶级的财富进一步增长,而股民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代表。只有股市的上涨,我们的财富上涨,增加人民中产阶级的财富性收入的目标才能实现,而股市的上涨恰恰能成就这一目标。 

        第二,我想就是新常态,新常态不是简单一句话,其实今天大家可以回过头来讲,这一轮行情和新常态密切相关,很多人没有敢想新常态的结果,可能在经济上、管理体制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去年四季度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认识新常态,懂得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大逻辑。在这里特别强调党对经济的领导,要万众一心,要把领导经济制度化,法制化、专业化。习主席为组长的财经小组,深改小组、国安小组这三个组的领导人,懂经济。也是决定我们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话语权的主战场,同样也是领导中最关键的重要环节。现实中从过去外国投行强加给我们的,到新常态,我们看到经济政策,从过去的简单的经济上“去杠杆”,经济上“挤泡沫”,到新常态。这是包含着党领导经济再认识上的一系列的变化。而可喜可贺的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带动中国经济闯过新常态三期叠加的动态时期、调整时期,这里面拉动股市促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无疑是党和政府的一致意见。这一点从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关键时刻发出最关键的声音,为我们的中国梦为中国的道路自信,健康发展努力。 

        所以第二个问题,我想股市会成为奠定中国梦的第一块基石。大家知道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须走向国际市场,今后大国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决战于资本市场,必须看到发展资本市场的巨大意义。今天中国要为世界做贡献,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中端,制造业走向高端,以及进入服务业的高端是我们的梦想。中国想占领制高点,必须把握现代经济,而做强资本市场恰恰是把握国际战略机遇的关键,黄金、矿石等都是在资本市场完成定价。因此发展国际一流的金融大公司,培育我们一流的资本市场和尖端的证券金融产品,是支持国际定价权的关键,这同样是我们的空军和地面陆军立体作战的必要完美的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不可偏废,我们今天制造业起不来,我们的高科技还竞争不过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在于我们有一个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因此做强资本市场,实现中国梦,这是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的重中之重。 

        第三、中国的股市具备这样的能量,我们这几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经济增长也是在全球名列前茅,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具备三大优势,第一是钱多,我们的银行钱多,我们外汇储备钱多,我们的财政钱多,同样我们的政府也钱多,我们现在按一块钱一股算,国资委管的就是34万亿。只是我们的新的金融工具还没有用,我们给地方发债1万亿,我们今年还债2.4万亿基本解决,美国的发债早就突破了债务警戒线,我们的债务率只有1.8。再说地方融资平台4万亿不能都否定,看看我们的二三线城市基础设施很完善,很多的项目很快建成。只要跟地方的资产负债表挂钩,这些问题不难解决。老百姓也有钱。其次我们的速度快,发达国家哪一个有超过3%的,我们7%左右也是它的两倍,印度好像要超过中国,印度的经济不到2万亿美金,和我们10万亿怎么比,因此我们必须要看到我们的速度应该在这种水平上也是最快的。我们的市盈率不应该比美国高一点吗?我想在座的券商分析师他们都是专家,他们会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判断。 

        第四就是市场。13亿人的大国有多少市场?我们的市场上互联网、金融、电动汽车等大家都看好。从证券市场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高度一致,振兴资本市场,基本上是一个目前带动经济上升、摆脱下滑局面,性价比最高的一项战略。第一,我们可以把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去,这里必须强调股市跟房地产市场不一样,股市引入的资金,无论是IPO还是定向增发都会服务于实体经济,只要不让大资本转移到外国,我想在理论上,投资股市就是支持实体经济,这是完全是正确的。其次,它可以增加人们的信心和消费,随着资产性收入增长,人们的幸福指数会增加,也会带动消费增加。所以引入资金发展实体经济,收入增加提振信心带动消费拉动经济,这是一举三得的大好措施,这是一个大好的格局。 

        第五、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下滑下的股市上涨。这一轮股市上涨,半年的时间上证指数2200到4400。这个股市到底是不是晴雨表。这一轮的行情显然是在实体经济下行状态下发生的,同时也是政策开始进入宽松、再宽松的时期,你下调我就降息,你再下调我就降准。但是政策本身也是建立在2000点的股市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才是一个不理性的点位,因此我们要进行金融改革。存款准备金率,我们直到今天还在18.5,这已经下调了两次。而我们的准备金率应该在8%左右,我们目前至少还高10个点,所以总理的工具箱里面用的工具还相当多,当然说是政策牛还不够,还要加上改革牛,注册制的推出、混合所有制的变革,交易所、证监会的分离。以及三板市场的发展,私募大发展,减少行政审批,这些都是大家看好中国未来的举措。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政策的发展时期,一行三会特别要提出的是央行和证监会的配合,我个人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从交易所到证监会这个组建写报告,25年来,我认为现在是最佳时期。肖主席和周行长配合是如此的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轮的决心看来是非常大的。总理也反复谈他的工具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股市走到4000点是有它的政策和改革预期所支持的。

        实际上我们看美国,美国的经济这次很快复苏,和它的股市牛、坚定的信心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也在引导我们深思。那么我们再回过来看我们的4000点。我已经不止说了一年,4000点是中国崛起的基本点,我希望不要再打压。为什么这么讲,在这个点位上,股市才能高融资,市盈率才是竞争力,它的融资就能注入到实体经济,就能够改善实体经济,因此我们现在的市盈率,平均是30倍左右。当然,这里面我们要区别对待,就是创业板的高市盈率问题必须要有所遏制。现在我们这个两市平均是30倍,创业板100多倍,上海市场只有20倍左右。我们的大盘蓝筹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当然在这里面我们必须谈下一个问题,4000点的隐忧,有两种人看股市涨的太快。因为传统的经济学家认识不了现在金融交易的很多理论,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对资本市场只有破坏没有贡献。所以今天要纠正这个认识,所以我们现在看,股市涨的太快,总得调整。股市肯定要调,你让它自然调,你不要行政打压,但是现在怎么让它变成慢牛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这个措施当中,我们看一下投资者的教育非常重要,6124点当年是2007年10月,三个月跌到5000点,就是2008年的1月,再往下掉1000点,从6124点掉到4000点用了5个月的时间,再回到2000多点用了11个月的时间。那么我们今天快牛上来了,我们的目的让它慢牛、长牛、健康牛在4000点之上稳住。如何解决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必须要克服现在这个股市只能涨不能跌,哪怕小跌都不能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分析如何把这个疯牛、短牛、变成慢长牛、健康牛。

主持人

        谢谢刘教授带我们用战略的眼光看资本市场在中国崛起当中的地位。我们老百姓当中有一句很朴素的话,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想股市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增速的晴雨表。当然在中国结构转型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也孕育着非常多的投资热点和机会,你比方说一带一路,到我们的国企改革,从军民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以及我们的环保新能源等等一系列的领域。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如果你想投资股市,你得成为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们今天怎么样来认识宏观经济面和政策面对股市的影响呢?接下来我们请出申万宏源研究所的李慧勇先生。有请李慧勇先生给我们带来演讲:黄金三角与“改革牛”。 

李慧勇

        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当然也非常感谢刘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高屋建瓴的分析,确确实实中国的崛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崛起,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那么接下来,我们问题的视角再往前面进一步,对于我们展开的牛市做进一步的探讨。我想大家最关注的就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牛市的基础,因为牛市的基础就决定着牛市的未来。第二个问题是牛市的空间,是大家最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那么市场的风险何在?用简短的话给大家分享我们三个问题的回答。首先从一个广义的资本市场角度来讲,可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的是经济增长,第二是流动性,包括广义的流动性,宏观政策,也包括狭义的流动性。第三个是制度,既包括我们宏观的制度架构,经济、社会等等,也包括特殊具体的制度架构。 

        我们这一轮牛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在一年之前,大家分歧非常大,有人看到的牛市的希望,但是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不具备牛市的条件。为什么说不具备牛市的条件呢,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行高度相关。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我们的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讨论有没有牛市,因为牛市已经起来了。但是我们有必要思考这一轮牛市它的起因,我个人认为它的起因在于改革红利,以及对于改革转型成功的预期,没有这样的预期,我们很难想象市场能够走到现在。具体来讲可以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这张图,我们看到的,它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战略,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如何从微观主体到一个居民的资产配置。刚才刘教授提到,不光中国,其实发达的经济体的复苏,都有赖于财富效应、房地产、股市,比如我们看到美国这轮经济复苏是最稳健的,低利率导致的股市上涨。那么毫无疑问,中国经济体也面临一个复苏动力寻找的问题。 

        那么同样依据中国特殊问题的解决,比如说我们国企改革的推进,比如说我们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资金的实施,这都是国家战略,都有赖于我们一个比较好的股市。我们上市公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市值管理,各种各样的外延式的扩张,各种各样的技术路线去寻找使得我们的宏观战略落实到微观上市公司的方式。那么这样一种螺旋离不开第三个方面,股市上涨和居民资金的代替,那么就形成了我们大家在2007年牛市中看到的因为股改所以涨,因为钱进来了所以股市涨。现在中国股市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战略主导,上市公司配合的,全民参与的正循环中提高。第二个方面我们进一步看看我们居民资产配置,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好多人习惯讲流动性,讲降息、降准,但是我们会看到在这一轮上涨过程中。春节之后第二次降息,丝毫不影响我们中国股市创新高。同时实现资产多元化,保险公司、养老金、全国社保为代表的机构资产,加大了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同时适应于中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成为海外资金一个标准配置。那么这样的配置,就使得我们中国梦所隐含的价值线显性化,就导致我们现在水涨船高不断上涨的行情。那么第三个方面,同样缺不了,就是我们中国经济不能靠托底,我们会看到我们过去2012年以来,或者说是2009年以来,我们一直跟信贷危机做斗争。但是非常不幸,经过6年跟危机做斗争,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又回到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底,2009年初的水平。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只有短期保增长,不能够解决中长期的问题。而我们中国股市反映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中国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中国经济有未来,中国股市就有未来。那么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新周期的成长期,通过各方面改革和宏观政策,以及我们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未来7年改革蓝图的描绘,到我们深改组每一次会议关于战略的描述,比如说中国制造2025,比如说我们一带一路的战略,比如说我们的“互联网+”规划等等。正在使得中国经济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 

        那么我们会看到经过这样一个制度架构,实际上有望形成一个我们把它归结为“中国经济的黄金三角”,来替代过去的房地产和出口两轮驱动,为未来中国经济10到20年的增长,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动力。当然这个三角各有千秋,它的核心就是创新,这个创新不完全是技术创新,还包括我们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我们的创新并不是完全从无到有,而可以是在既有的技术、既有的制度、既有的生产要素基础上的创新。我们首先看一下“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国家构想,它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本过剩、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说它的作用跟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一比,我们认为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中国争取广大第三世界的市场,发挥非常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讲的国企改革,我们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可以用市场化来概括,但是我们具体化为政府和国有企业,我们从80年代的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制,到90年代的企业的放开,到98年房地产的放开,到2001年外贸企业的放开,每一次国有企业的放开和自我革命,都激发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我们思想更开放,同时学术的研究也证明,在所谓的公共垄断部门,也可以有竞争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竞争性环节,来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它的增长动力不亚于我们此前讲的国有企业的承包经营制的改革,不亚于我们的农村改革,将使得生产力有一个巨大的提升。第三个就是我们“互联网+”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我们在10年之前,我们在学校里面做论文,我们曾经写过互联网改变中国,但是我们过去10年,尤其是过去5年,移动终端的发展让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互联网如何改造生活,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改造我们的生产,我们还应该发展互联网和企业结合的产业互联网,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我们把它列为与90年代美国主导的IT革命一样的地位。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衣食住行基本上处于饱和,但是在近20年的平静之后,美国为什么在90年代异军突起,原因就在于IT革命。假如说中国能够通过“互联网+”,改造我们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这样一个定位,毫无疑问就是老树发新芽。第二个是改革进展,我们发现经济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增长速度,为中国股市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牛市也是刚刚开始。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个话题,牛市的空间有多大。我们从三个角度给大家做一个分析,第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会提到中国股市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承载了我们居民资产的再配置,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现在股票资产配置的比重,以及发达经济体的比重,以及我们可能提高的空间。从目前点位来看,我们发现居民资产配置中,发达资产的美国占比是30%,我们是5%。5%对应的是4000点,假如我们提高到30%那是6倍。简单的类比。第二个我们看一下证券化率,大家知道我们的金融和经济是相互加强的。我们也曾经在历史上达到160%的证券化率,我们看到我们的现在的证券化率是多少80%,而美国和英国,金融市场顶峰的时候,证券化有多少130和160。现在4000点对应的是这个80%,达到160%的水平再涨一倍,加入达到美国130%,英国160%的水平,差不多接近一倍,空间很大。

        第三是最不重要、但是大家用得最多的估值。对于股市来讲,我们不知道该给多少估值水平是合理的。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创业板之外,其他指数都是处在显著低于历史最高点的水平,说明还有空间。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判断依据,并没有具体的点位测算,相信大家会发现确确实实空间会很大,至于能实现多少,除了取决于我们经济的远景,还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妥善处理好金融泡沫,能不能利用好资本市场来服务实体经济。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话题,我们有哪些风险,风险处理不慎,会使得我们得来不易的改革牛毁于一旦。

        第一方面国际上的风险,具体来讲就是美国由于经济率先复苏,货币政策退出,尤其是提前退出的风险。那么理由有非常多,我想还是直观的看一个结论,这就衡量了每一次美元升值周期,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包括货币、包括股票市场表现。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美元确定在升值,对于新兴市场都是一场灾难。比如98金融危机,原因非常多,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但是外围都是资金美元走强,资金回撤,导致这些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那么我们假如说是中国再有遇到这样一项风险,我们能不能应对,会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第二个方面,世界经济的风险、中国经济的风险、上市公司的风险等等这些因素,在股市上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不管这些基本面的因素;但是一旦有什么因素导致市场出现调整,这些隐忧都会浮现。好多人问我,股市涨了,这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我说没有,假如说市场出现了调整,那么大家会不会把这个因素拿出来?更重要我们现在经济基础不健康。第三个方面,现在我们现在的信心都是建立在对改革实现转型成功的预期之上的。有时候预期往往会走在改革之前,改革是一步一个脚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而我们预期会把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做成的事提前反应。一半清醒一半醉,我们希望看到通过改革争取时间,通过改革的预期等待业绩的兑现。牛市不言顶,让我们继续享受“中国梦”带来的“中国牛”!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