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年会》——股市“改革牛”怎么办与怎么看 ... ... ...

2015-04-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586|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大国大时代 中国经济报告会》:股市“改革牛”----怎么看与怎么办?


主持人

        感谢李慧勇先生,您的演讲让我们更加清醒,您为我们梳理出国家战略怎么影响中国投资。非常中肯的提示了风险,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公募基金借牛市春风业绩大增,一季度盈利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大家也知道,基金是股市当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青睐哪些板块,也成为投资人非常关注的,也成为大家选股的重要依据,下面有请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朱平先生给大家演讲。股市改革牛:如何读懂市场,如何稳稳赚钱?我们听听朱平先生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股市的三大动力》。 

朱平

        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的股市。如果你是股民的话,可能今年是你最开心的一年,无论是2013年、还是2014年市场相对来说都是结构性的机会更多一些。那么今年大家都挺开心的,而且挺多人都赚了钱,而且赚了不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轨迹,我们知道股市上涨最直接的动力可能是钱,但是钱它为什么会到股市来,这个是不确定的。我们这一轮的牛市,我们本人的看法是从2012年开始的,它和我们的这一届政府的任职,关系是非常大的。因为对这一届政府的很多政策,大家相当有信心。 

        那么这个背景和我们另外的背景又相临了,其中一个是中国以前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在房地产,房地产在过去十几年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钱,有一个数据差不多有300万亿,那么的股市有多少呢?30多万亿。第二点看中国的蓝筹股非常小,像上海汽车分红收益率超过10%以上,某一个商业类的公司,它的市值大约70亿不到,但是它的现金有60亿。这样的蓝筹股非常多。我们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我们要挣钱,一般来说大家都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一般分为成长类股票和价值类股票。你会发现买成长类的股票是挣钱的,为什么呢?因为需要的资金不多。大家一买就上去了。那么另外一个层面你要买大盘股,它越买越跌,12年那个年底的时候表现比较差,我们认为有价值,同时一般投资人也不会忍受三年。所以我们那个时候能看到那些股票,谁买谁涨。 

        此外,就是文教体育互联网带来的增量。这一块,2013年还是比较弱小,现在有燎原之势了。它们的动力一是来自我们的转型,如果再有钱的话,我们不会再买房子了,我可能旅游,旅游的增长速度现在达到20%以上;我们会投资教育,市场上的教育方面的公司都是非常多的;包括关系国家安全的计算机行业,股票都是一路上涨的。很多人都看不懂,它们为什么涨得这么高?因为中国需要这样的行业。第二个,互联网革命有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它会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我们会发现,虽然资本投资在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在下跌,但是经济却在增长,因为有新能源新和能源汽车,还有工业4.0。最后一个我们说大国的红利,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长的产业链。包括我们新的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都是这样。 

主持人

        谢谢朱总给我们的分享。当然在这样一个一季度盈利大好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还有坚守不住的,比如说今年一季度还有一个数据是公募资金经理的离职人数达到63个人,这些人都奔私了,我就在想为什么私募资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一位非常知性的私募美女总裁,连续六年获得私募金牛奖,她在2013年作客我们经济之声交易实况的节目的时候,有听众问这一时间点买什么比较好,她当时给大家推荐的是医疗保健,前两天我看一个媒体统计的时候,我吓了一条,如果把上一轮高点6124点的话,医疗保健这个行业,超越6124点多少呢?5倍。接下来我们有请星石投资的总经理杨玲给我们做演讲,《长牛行情方开始,二季度看好消费》 

杨玲

        感谢经济之声给我们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观点。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长牛行情方开始。我们觉得牛市还是一个比较长的,三到五年的长牛、慢牛,2015年牛市开端第一年,这个时候很多人问的问题,前面几位也都讲过了,经济可能一般。那么在这种经济一般般的情况下,很多人有两种担心,第一个担心是什么呢?这个牛市,中国的牛市都是牛短熊长,那么到4000点牛市是不是已经见顶了,这是第一个大家问得比较多的问题。 

        第二个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是什么,这个牛市有多长?我们同意这是一个长牛,它会不会有一个比较像样的中期调整,那么这个调整会不会发生在现在,这是两个最主要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在问我有一个组合,这个股票很好,我也不舍得卖掉,我现在的做法放一点空单在这里。这是比较典型的问题,我们看这个典型的问题,我们再回想一下大国大时代4月谈开始的时候,中央台经济之声蔡万麟总监发言的时候提到,这个牛市是在犹豫中上涨,疯狂中见顶,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说的就是最长说的这几个问题,我们可能问到的是什么呢?目前好像,很多人在关心股票市场,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完全的疯狂之态,所有的人都在担心,担心是不是牛市见顶了,担心这个牛市阶段性的回调已经开始了。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更多的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有这样的关注呢,还是很多人有点踏空。从去年4月开始满仓操作到现在收获了丰富的回报的人,我们做了一个小调研,赚钱的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有点踏空,或者是他只是把他的资产20%、30%或者多一点少一点投进来,基本上享受这一波快速上涨的牛市的人不超过5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4000点是不是见顶呢?我觉得我们这个担心是不是可以变的少一点。 

        我们说这是一个3到5年的长久行情。那么在这个行情里,长牛行情中,2015年是这一波行情的第一年,我看在座的人很多,关心这个牛市的人,或者更早下决心投身股市的人,有更好的收益。我的观点是无论是这是一个3到5年的牛市,为什么这么说,2015年才是这一轮牛市的开端之年,主要我们的观点就是这一轮牛市它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就是大类资产配置的转移,这个刚才两位专家也都在讲,有研究所和公募基金的专家都在谈这个问题。基本面不怎么好,业绩也就那样,甚至有很多的传统的行业还在下滑。那么唯一能解释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大类资产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典型的比如说像房子,因为过去涨到10年了,在高位上,眼看冲不上去了,那么同时股票之类的资产,它熊有七八年了,那么高位资产和低位资产差这么大,那么你紧接着再继续投资高位资产,理由是什么?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我们知道中国梦改革的见效的预期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大家面对的一个判断,未来投资的方向的判断是什么呢?我是继续把我的钞票投向已经涨了10年的高位资产,还是投向已经跌了7、8面的低位资产,我想很多人都会做出判断。 

        我看到就是更多的人,慢慢把资产配置到炒股票的资产中。我想这个转移的这个点上,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事情,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刚才其实咱们也去讲,主要是对于中国的经济的改革,未来能够见效,那么中国还可能有一个新的黄金十年,实际上大家充满了信心,大家对于新一届班子的队伍,能够实际性的推进改革充满信心。很多人说这个新增的资产来源于哪,来源于两融资金,查一下两融,股票市场波动相对比较大,所以对查两融这个事非常敏感,我们看到大类资产的配置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就像我刚才开篇讲的那样,很多人有1千万资产的话,刚开始投1、2百万的资产。那么我们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扣除费用之后有60%的收益。有很多人享受各类资产就是像稳健型也有60%多的收益。也就是说在最近一季度末,才有更多的钱进来。所以更多的钱还没有享受到牛市的上涨。所以我们认为大类资产的配置是缓慢长期的,所以目前还处于这个牛市上半场的中间阶段,后面还有后续更多的资金,但是如果仅仅是大类资产配置,大家谈4000点是不是有泡沫,是一个时间点了,但是我们同时认为牛市还有下半场,那么牛市的下半场是什么呢?牛市下半场我们认为这一轮从2013年推的改革,我们认为改革最终会见到成效。这就是牛市下半场上午逻辑。 

        我举一个我们身边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我们资产管理行业,从基金的推出,我们可以到基金业协会备案,同时有发行自己产品的资格,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我们看到有8000到1万家这样的私募到协会备案,很多人发行自己的产品。也就是中国的简政放权,在各个行业都在快速推进。我们能够感受到在金融领域,在资产管理领域,简政放权推出的速度很快,像这样的快速推进,我们认为最后的经济我们一定会见到成效。我们看到下半年或者是最迟明年,经济会迎来温和复苏。现在这样的改革,最终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呢?我们看美国,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推新政之后,经济迎来了8到9年的稳定增长。美国股市,我们看到的是将近20年的一个大牛市。那么到中国,改革是不是能够推进得那么顺利,能不能给中国带来一个新的黄金十年,从而给股市带来一个20年的增长?同样有。我们现在这样说也许有点为时过早,也有可能改革推进得不太顺利,中间可能还会有反复,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判断改革推进第一阶段的成果,我们很快就能看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微观研究中看到,有很多的微观企业,一些的先行指标开始定立,当后面这些收入的逐渐增长,当这个经济增长反映到企业业绩上的时候,我们就说牛市的轨迹就在下半场,在这个下半场里面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就是宏观,一定我们要看到,首先微观的企业业绩慢慢会上来,那么紧接着我们看到宏观,因为宏观数据在一般消费之后。宏观数据也会很难,到那个时候,我想很难有人质疑这一轮牛市是不是没有根基,基础不够牢,未来是不是有更高更长的发展性,那么到那个时候,我们关心那一轮牛市中级调整是不是发生了,还来得及从市场长线来看,我们认为这一轮牛市是比较长久的牛市,它是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主要是大笔资金配置,这个配置还在进行中,中国从2013年推进的改革,主要在简政放权这一块,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实质性的效果,很快我们在上市公司业绩,甚至在最终宏观经济数据上,我们能够看到这一观点。这是我们第一阶段的观点。 

        所以我们的判断是什么呢?我们判断这一轮牛市比很多人想象要更好,长度更长,比大家想象更长,高度比大家想象更高。这个有人质疑,中国历来是一个牛短熊长的市场,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我觉得就是大家看中国的A股市场还是要拉长谈,以前的A股市场是股权分置的,就是完全是只有金融资本在这玩,基本上二级市场是一个博弈,但是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之后,这里面玩的人不一样,因为产业资本也在里面玩,为什么?这都是事关大家的利益,这个时候一个市场的底,有了多种的度量尺度和角度,比如说这一轮我们最早看到,银行股不再是这个金融资本的代表。因为刚才我们公募基金的代表说的很清楚,现在我这个买进去了,买进去之后没涨,后来下岗了,要么下岗要么转理念,否则就玩不下去了。我一个保险公司我觉得银行股太便宜了,未来也没有倒闭的风险,比如说有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倒闭风险很小,几乎很小,那么这个时候保险资本过去了,这个时候哪怕定位它一个产业的并购关系,它也是值的,再开一个银行比它的成本高多了,也未必有这样的收益。当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共同博弈,这个市场走的更均衡、更健康,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国的A股刚刚由不成熟的市场逐渐成长,那么牛熊之间这个强烈的非对称关系,会有改变。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观点,今年这一轮还是一个长牛,那么今年是这个牛市第一年。那么我们第二个观点,就是我们二季度一个观点,二季度一个看法,我们看好消费,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点,第一就是消费在整个板块估值相对比较低,说到消费板块,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方法就是把所有的行业的分成四个板块,我们做结构回报的,后面我就不介绍了,我介绍一下对整个行业的划分,把所有的行业分为四个板块,我们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当大部分的行业,当一个板块上大部分的行业,处于一个趋势上行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板块有机会,在我们的过去八年里面一直按照这个方法做,基本上控制下行风险,同时抓住一些机会。那么我们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判断出什么呢?判断出我们认为二季度的机会在于消费。那么消费这个板块它有一些典型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我们发现按我们刚才分的四个板块,在去年7、8月份这个防御类的板块涨过一轮,在去年的四季度周期板块涨过一轮,那么今年一季度科技股涨了一轮,只有消费股板块一直没有动。 

        假设我们认同这是一个长牛,这个牛市的特点就是普涨。那么当新的钱走进来以后,它很可能寻找新的价值洼地,那么估值合理且基本面OK这个板块,很可能被新来的资金关注,第二个看消费板块的基本面怎么样,首先我们看一些先行指标,就说餐饮收入这一块,餐饮收入是整个消费板块的先行指标,这个指标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触底反弹了,连续几个月往上走,今年1、2月有加速的趋势。那么我们在从细分来看,从这个新兴消费这个领域来看,新兴消费原来就不错,最近还有暴涨的趋势,我们看有代表性的,比如电影票房,以前大家看电影,如果说这个电影1个亿票房说这个就是好导演了,那么现在如果你说这是一个大片,只有1个亿票房至少得10个亿才是大片,我们看到在消费领域里面,很多企业收入都是按这种10倍级的量级在增长,那么在新兴消费有些估值相对比较高,但是没有问题,我们看了一下它的盈利,盈利呈几倍的增长,我们看到现在,我们手上看到的很多信息,消费领域里面的个股,盈利速度非常快。 

        我们还是回到票房这一块,电影的票房今年4月份超过40亿了,这是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的票房冠军,所以这一块新兴消费的领域增长很快,原来大家有了钱,就是吃饱穿暖,现在要精神消费。这一板块的特点,现在增速很快,这个本来就不错,现在更好。但是这个消费板块最大的变化在哪?最大的变化在于传统消费这一块,传统消费原来都不行,像白酒,盈利往下降,去库存等等,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些先行指标,你像白酒一般在春节前它都是比较坚挺的,春节后价格要调一调,但是我们今年春节看到是什么呢?有一些一线白酒不但没有降,而在春节后还有进一步提价空间。所以我们传统消费就是类似于白酒这样的消费,很多在经历了过去一直往下掉的基本面后,现在迎来了业绩反转的前期。所以我们说这个消费板块,就是有这样一个特征,从这个新兴消费来看,本来就好,现在还要进一步往上涨。 

        从传统消费来看,白酒还有像猪肉一直在往下降。母猪存栏被杀到底了,几乎到历史低位了。所以从传统消费来看,是业绩反转的前夕。如果大家认同前面的观点,4000点不是顶,也不会有大的中期调整,估值合理的消费板块基本面出现一些反转的迹象,是我们接下来重点关注的。我们认为这是3到5年的长期慢牛,在这个阶段,大家担心4000是不是顶了、这个时候能不能进了?这恰恰说明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关注资本市场、关注股市,还是应该把资产往这块配。如果以这样一个理念来看,我们寻找估值相对合理、基本面出现比原来更好的迹象的消息板块。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杨总。刚才杨总也谈到了大家一种心态,本周市场这个震荡还是比较大的,大家有一点玩心跳的感觉,周五的市场有所调整,那么市场之后会怎么走,确实扑朔迷离,也确实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我们请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林隆鹏先生。他从业十八年,经历三轮大牛熊市,他是最早也是最及时提出本轮牛市来临的分析师之一,那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去年以来一直坚持中国股市,在去年新财富评选的八个团队奖项和32个研究领域的最佳分析师奖项中,国泰君安囊括了7个奖项,成最大的赢家。 

林隆鹏

        各位领导和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咱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股市的分化和平衡”。刚刚各位老师提到,现在大家都觉得市场扑朔迷离,那么在这个扑朔迷离的市场背后,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为什么说市场能够攒钱?它攒的时候有什么内在逻辑?它会怎么攒?我相信这是很多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大部分的投资者是这个状态:新股民无知无惧,老股民天天在问顶在哪里。其实我们应该去细细思考,这一轮行情为什么没有起来?我认为改革是牛市的发动机。这个不是我现在提出来的,是我在去年7月份提出来的,我在去年7月5号的时候写一篇长篇文章,”牛市扬帆启航将会大获新高”。我认为牛市来了,我写了这篇文章给了媒体,当时媒体的编辑看到了这个文章的名字,说你这个名字换了一个名字,叫”A股牛市在路上”,这个不张扬,但是把意思讲到了。 

        为什么我会判断牛市来了,我判断牛市来的逻辑在不在?如果在我们不用去怀疑,我们可以看看中国股市成立至今,20多年这20周年它整个行情展开它其实是有一个主线,有一个最重要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改革,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股市从1991年、1992年开始,当时就是证券市场开始试点,这是我们国家最重要在资本市场做的一个改革,所以后面我们看到当时股市从100点不到,涨到1500点,14倍。那么到了1993、1994年的时候,当时朱镕基总理再次对股市做了定位,提出这个股市要为国企改革服务,后来我们看到一轮牛市从1994年开始,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慢牛。因为1994年开始,到了第三轮牛市开始的时候,到了2005、2006年,当时国家再一次提出来,要让这个股市为股权分置改革服务。所以我们去剖析,过去数轮牛市的行情,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是改革就是牛市的发动机。所以我在去年7月5号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提了一个大的问题,新一届政府提出来,要让股市为实体经济服务,要进行国资改革,改革这两个字又出现了,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信心非常充满的提出来,牛市要来了。改革就是牛市发动机。 

        后来市场证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看对行情很重要,但是我认为看对行情以后怎么办更重要?要主抓一下。这一轮牛市行情有两大逻辑,第一逻辑是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现在进入到消费服务和科技创新。第二个逻辑就是政治发展的大趋势,改革红利推动了大牛市。那么我们再进一步进行分析,这个是教科书上面提到世界产业经济的基本发展规律是当人均GDP达到4000到6000美金的时候,就由原来的重工业化阶段转向消费服务和创新阶段。举一个例子,中国改革开放到90年代的时候,大家口袋里面稍稍有了一点钱以后,第一个享受的是什么?买彩电、买自行车,所以第一个阶段就是轻工业化阶段。后来等到大家口袋再有一些钱了,想干嘛呢?买房、买车。这个就叫重工业化阶段。所以我们看到,2006、2007年最好的投资板块是哪些呢?就是跟重工业化阶段相关的资源、有色、煤炭,这是2006、2007年的大牛板块,因为他们顺应了大势。只有顺大势者才能赚大钱。那么到了现在这一轮行情,我们又可以看到,老百姓该买车买车,该买房买房,那些不买的,要么已经买够了,要么就买不起了,那么这个时候干嘛呢?吃好、喝好,玩好。这个叫消费服务和科技创新。我用比较通俗的话把这个教科书做了一下解释,解释完了以后,大家应该会明白了,为什么说创业板牛市会开启?2010年,就在整个中国的GDP进入到4000美金左右的重要结点,创业板设立了。过了两年以后,创业板顺应大趋势,牛市开始了,这也是整个行情分化的开始,一轮大的结构性牛市的开始。当然,那个时候行情开始的时候,大家不觉得这是牛市的开始,因为确实只是行情的分化。现在,似乎大家已经知道了,这就是牛市的曙光照在熊市的冰面上。 

        那么创业板上涨的逻辑在哪?我知道很多的朋友,创业板一涨就觉得估值太高了,就觉得这个看起来太恐怖了不能买,但是你如果把握了创业板上涨的逻辑之后,你就知道其实在前期,创业板是可以长远的。那么上一轮逻辑在哪里?它就是顺应产业经济发展大趋势,那么就像风投资金一样投资创业板公司。这是最成功的一个案例,阿里巴巴上市,它造就了财富传奇。而马云当时投了2万美金,有了2000倍的收入,这就是创业板上涨的逻辑。当时软银把钱投给马云的时候,我问大家,马云他有PE吗?没有,但是他顺应产业经济大趋势,这就是我经常说的顺大势者才能够赚大钱,不仅在投资市场,在实体经济也是重要的,这就是最重要的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创业板在2012年,年底开始展开了一轮上攻。但是大家要注意,我们老祖宗有一句话叫做“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按照我们股市来讲,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联动效应、低价效应。一旦小的股票从15块钱涨到50块钱的时候,那么中长的股票还在10块钱,大家觉得我这个股票好便宜,太便宜了,所以它会展开一个很强烈的低价效应。如果中盘的股票从10块钱涨到30块钱的时候,大盘还处在50块钱的时候,又一次展开低价效应。如果说创业板涨了以后,如果主板没有出现一个导火索没有出现一个动力的话,它这个主板也不会涨,但我刚刚讲,改革就是牛市的发动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主板的牛市就在7月份开始了,我刚刚讲了,我在7月份发了一篇文章,就提出了,牛市来了,这是在去年7月份。这就是用我们的市场分析的方法来判断。 

        等到去年下半年,整个主板市场在改革红利预期的推动下出现迅猛上涨的时候,创业板在2014年指数横了一年,这个时候主板涨很高了。我们回过头来去看,创业板前期涨的逻辑在还不在,中国产业经济消费、服务科技创新这个阶段刚刚开始,这个趋势就像历史的车轮一样滚滚向前,尤其是政府提出了“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就是消费服务和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方向,所以我们国泰君安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再一次提出了一个说法——大分化。大分化的意思就是2013年是分化的行情,到了2014年下半年,是股市资金的平衡时期。那么等到资金的平衡差不多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的时候,我们在2015年初再次提出大分化。但是2015年涨得比2013年快,因为大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逻辑,并且接受了这个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一季度创业板的涨幅远远超过了主板,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大分化的行情。那么等到大分化行情走了一轮,差不多4月份开始的时候,大家发现,我们又一次提出了一个思路——股市进入新平衡阶段。什么叫做新平衡阶段?举个例子,原来大家在创业板做投资的时候,就像在一条河里面淘金,当时万人空巷。所有人挤在创业板淘金。淘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难度挺大的。后来河边上来了一头大象,如果摸中这个大象,就可以奖黄金,这个大象就是蓝筹股。那么,自然而然,原来在河里淘金的就会跑到河边来摸大象,摸大象相对来讲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股市又一次进入到新平衡。所以说,抓住整个股市的主线和逻辑以后,还要抓住整个股市之间它是怎么样轮动的。 

        刚刚我们的美女的私募经理也提到了,她讲几个板块里面就是一个轮动,我个人是觉得非常认同,包括我们判断创业板和主板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用我这样一个方法,可以很清晰把握住整个市场的走向,从2013年的创业板,到2014年的主板行情,以及2015年一季度的创业板行情,以及现在新平衡这样一种状况,所以说,到了现在这个新平衡,又意味着是什么呢?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手法,有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就是融资融券跟融资余额一个表格。从这个表格里面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看到,场外资金蜂拥而入,那么这个场外资金蜂拥而入,很直接的效果,就是股市就是这么大一个池子,那么在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场外的资金出现大规模的进场以后,我们看到主板有很犀利的行情,到了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场外资金蜂拥而入,这个时候,出现主板和创业板一起涨的行情,这就是近期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一个阶段。

        那么讲到这些之后,当然也要对整个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也做一下未来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三种前途,一种是经济L型,牛市有顶部,也就是整个经济结构相关的改革措施之后,如果一时之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明显的改善,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就进入了瓶颈。第二经济改善了这一轮牛市不言顶。第三就是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时候整个市场有可能重回到牛市,这是对我们未来经济和资本市场大的判断。在这里我还要引用三句话,这三句话是当时我们这一届领导人参观复兴之路的时候说的。第一句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是讲我们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饱受磨难;第二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表示我们现代整个中华民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句话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就意味这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道路。这三句话也可以换到我们中国股市,第一句话就像我们过去7年熊市,我们的股民朋友个个都饱受煎熬,而现在正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年4月份和去年4月份,整个股市像沧海桑田一样,我也相信未来我们的股市也会长风破浪会有时。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林隆鹏先生,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分化和平衡,其实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阶段性的,而如果你纵观一轮市场和牛市的起点和终点的时候,那其实最终还是要归于平衡,只不过中间是一个板块,而当然说了分化的时候,我们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统计,看看我们的指数的分化到底有多严重,截止到昨天的收盘,沪市今年的涨幅是36%,中小板涨幅63%,创业板的涨幅是86%,高不高?应该够高了,还有一个板涨的还高,新三板涨幅超过60%,那么接下来这个新三板会不会继续给人们这种物以稀为贵的常态,接下来我们请出安信政权研究中心宏观策略部的负责人新三板研究人诸海滨先生。他2007年加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组合配置和新三板市场的研究,他多次获得了《新财富》、《水晶球》的研究,三次获得金牛奖投资策略第一名。那么今天诸海滨先生演讲的主体是最好的时代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新三板投资机会。 

诸海滨

        大家好!感谢经济之声。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关于新三板的。关于新三板,就像我这个报告的题目一样,我们对于新三板的看法有两句话来总结的,第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第二句话,这是智慧的时代。新三板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性市场,从小众的市场,成为一个大众的市场。新三板的行业和公司,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目前的资本市场,有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在2006年的时候,新三板市场出现了,在本届政府对经济的发展,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把新三板市场提到全国性市场一个范畴,这个是我们新三板市场走好的一个政策的基础。 

        比如说经济的改革、新经济的呼吁、股权结构的调整、新三板的应运而生,就是这样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从2006年就有新三板的市场,但是新三板市场真正的启动在2014年,2014年我们把市场从原先的小众市场划为大众的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三板的市值突破1万亿。创业板市场被大家关注的时候就是估值超过1万亿的时候,我们新三板市场也迈过这样一个开端。接下来,对于新三板市场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3月18号,新三板市场两个重要的指数发布了,一个是新三板的做市指数,这个指数代表108只按照做市交易来运行的公司的指数,它代表市场上最活跃一个品种,涨幅到目前为止非常大;另外一个指数是新三板的综合指数,那么也做了一些统计,到现在为止,大概在这个做市指数里面,有90多家的话,涨幅超过80%。可以看到,赚钱效应非常大。那么很多人不太了解:新三板涨幅这么大会不会有风险?这个问题难以回答。我把新三板市场的两个指数、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沪深300指数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指数放在一起,都从2014年7月份,也就是我们这一轮行情启动的时点开始,把这样突兀的涨幅放在大的资产配置的背景下,就没有这么突兀了。 

        第二个问题,新三板市场再3月份的涨幅非常巨大,4月份出现一个调整,到底怎么看?未来新三板市场的投资,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是机遇还是风险?我们这边统计了,截止到4月20号左右新三板的市场的年报,虽然不是最终的,但是从数量级的角度上差不多,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从侧面解释了新三板市场上涨的理由。此外,专业的机构投资人也会看它的估值,新三板它的估值和创业板比较的话,我们也会看到明显的偏低,所以有一个更高的增速和更低比较之下,我们觉得新三板目前还是有一个很大的投资机遇。从宏观之外,我们具体讲一些案例,我们都知道在主板市场上有一个行业,叫做“汽车后市场”,就是围绕汽车的存量、汽车的维护保养,还有一系列汽车后市场领域,这是今年A股市场非常热的行业,那么在这么一个热的行业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典型的公司,像主板有两家公司,在新三板也有两家公司,首先从盈利增速上来看,我们很明显看到,新三板这家公司它的主业更加纯粹、增速更加高,如果看它的市盈率和它的估值的话,又明显比主板相应的公司要低。 

        但是从市值角度,它又远远低于主板的公司。如果从盈利、从估值等几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新三板还有增值的空间。我们看到新三板成长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事件2014年8月25号,新三板的做市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上涨;第二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今年3月8号,新三板指数的发布,从一个小众的市场,变成大家关注的市场。那么未来的话,我们觉得可能可以期待的还有几个事件,一个就是,新三板转板,一个就是新三板的分层,还有就是新三板降低投资门槛。我们都知道纳斯达克市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纳斯达克市场要分层的;第二个的话,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预期今年有可能看到的,就是新三板的转板,肖主席已经明确表示了,新三板一定会有转板的制度,然后深交所对此也作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新三板市场从所处的时点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从机构和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新三板是一个机构为主的时代;从未来来看的话,我们认为新三板是赚三个钱,一个是赚政府的钱,另外一个赚估值差价的钱,另外一个是赚自下而上成长的钱。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积极关注这个成长市场,它已经从一个小众的市场,变成一个大众的市场。在这个里面,除了个人自己的研究,借助机构的专业视角实现财富的增值,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

        接下来降低投资人的门槛,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持保守态度,因为新三板市场的波动性很大,它的专业性非常强,它有2300多家公司。对于个人投资人来说,新三板市场有很大的风险。政策的初衷也不太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所以现在的门槛设得非常高,500万以上。当然,伴随着新三板非常快的扩容,在降低门槛这一块,从长远看它还是有空间的。最后讲一下对于新三板投资策略,我们强调新三板市场可以从选公司和选行业两个维度进行,我们这里也包含公司的增长,公司的融资情况,公司的商业模式,在这个下面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关注一些跟中国经济转型有关的一些行业。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