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访谈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刘诗平:进入现场就能获得深度?不一定

2024-01-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838| 评论: 0|原作者: 刘江|来自: 中国记者

摘要: 你有代表作吗 1969年生于江西德安,毕业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1997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从事新闻报道。其中,在新华社国内部和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担任过金融、财税、铁路、科技、海洋、测绘、气 ...

“四极”探险的苦与乐

  刘江:你除了多次赴丝绸之路、南海西沙、怒江峡谷、新疆和内蒙古边境等地采访拍摄,还不止一次前往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第三极)、马里亚纳海沟(第四极)这些多数人遥不可及的地方采访。为什么这么痴迷做一名上山入海的“四极”记者?

  刘诗平:以地球“四极”而言,它们都是地球上有标志性的地方,我从事的报道以科考为主,这些地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科技装备的水平,是展现中国科研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对记者来说,这些地方也是新闻的新疆域,其报道对我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拓展。

  2017年7月,中俄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8月,我因为多年关注北极,获相关公司领导允许搭乘“天健”号远洋货轮,航行在北极东北航道这条世界最北的国际航线上,成为我国首个现场报道“冰上丝绸之路”的记者。

  又如,2018年11月,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参加第35次中国南极科考。当时,我的任务是跟随“雪龙”号做随船报道,但当我了解到新华社记者从1984年第一次中国南极科考以来,没有一个记者前往冰穹A、昆仑站和泰山站采访,2019年又正好是中山站成立三十周年、昆仑站成立十周年、泰山站成立五周年,因此在考察队领队和极地办、极地中心领导帮助下,按程序申请前往更加艰难但更有新闻性的南极内陆报道,成为新华社第一个挺进南极冰盖之巅的记者,从昆仑站、泰山站发出即时新闻。

  最新、首次,这些独特的“第一次”,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我在这些地方不仅用文字,而且用照相机、无人机记录现场,用图片、视频、纪录片等形式传播和丰富新闻。

  这些报道,既有在南极冰盖之巅探寻气候变化的证据,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冰川和即将淹没的村庄;既有在海拔5000多米高处的青藏牧民之家和长江、黄河源头环境保护,也有在马里亚纳海沟4800米深处漫步梦幻般的海底世界……以及众多奋战的科考队员。

  刘江:至少在10多年的时间里,你几乎每年都会去一处“极地”。这对很多人来说首先是个体能挑战。

  刘诗平:我年轻的时候身体特别好,这两三年感觉差了些。我不晕船、不晕机、不高反,能吃苦。2023年7月,我随长江源科考队在四五千米的高原上近十天,一面奔跑一面写稿,感觉良好。

  刘江:你是学历史的,印象里似乎应该是热衷挖土、考据,怎么会对极限的东西这么感兴趣?

  刘诗平:这是对史学的误解。你看司马迁的书就能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来是历史学所强调的。另外,我喜欢旅行,大学毕业甚至曾经想去《中国旅游报》。我跑口多半是只要能去的地方都争取去。跑海洋的时候,南海、东海、黄海、渤海……重要的海域我都去过。我觉得写新闻肯定还是希望到一线去,这样做同时也可以跟跑口单位打成一片。

  北极、南极的冰川是个什么样子?坐在家里看到的一定不如亲眼所见。我对海冰、冰山、冰川、冰架、冰盖这些概念烂熟于心。极地科考到底如何艰难?寒冷、风暴、咆哮西风带我都体验过,感同身受,跟科学家的交流和沟通自然也就更有感情和深度。

  刘江:吃了那么多苦,你的收获有哪些?

  刘诗平:首先完成了很多重要的科考报道,报道了一些中国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技装备,很有成就感。另外,让世人知道,新华社记者在这些极地现场做了首发、原创报道,很有存在感。同时,极大地充实了自己。历史的学术背景让我习惯以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观察社会,通过采访丰富人生阅历,拓展见识,体验另类人生,何其幸运!

  刘江:2017年5月,你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下潜,抵达4811米深处的海底世界。这是中国记者首次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采访。当天有哪些细节愿意分享?

  刘诗平:在南海出发时,大洋协会、本航次领队和“蛟龙”号团队已经指导我在南海浅水层演练过。我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的潜次是这一航段的第一潜。下潜之前要尽量不吃不喝,减少在小小潜水器中不必要的麻烦。下潜和上浮来回各3个多小时,在海底航行、观察取样3个多小时,回到船上大伙儿喝酒庆祝,但我一口气喝了一大杯之后,得赶回房间写稿子,一天没吃东西又有酒精助攻,又饿又累一不留神就睡着了,还好很快醒来,赶紧接着写。

  当天,我播发了《4811米:新华社记者搭乘“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以及《前往海底就像漫游流星划过的太空》《深潜马里亚纳海沟——海底世界见闻记》等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

  我在《前往海底就像漫游流星划过的太空》一文中这样描述下潜过程和海底的情形:“就如坐在宇宙飞船里漫游太空,不时能看到流星划过一样,只要耐心贴着‘蛟龙’号舷窗向外张望,在深海里下潜就能看到很多像流星一样划过的亮点。下潜过程中,从200多米到1000多米之间,‘流星’划过的频率非常高,在四五百米处偶尔还能遇到‘流星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